文 / 三生
白酒行業深度調整之下,各家酒企都在變著花樣搞營銷,試圖在激烈的“內卷”中闖出一條增長之路。比如酒鬼酒就搞出了大動作,聯手了零售界頂流胖東來。
近日,胖東來創始人于東來在其抖音賬號發布了“酒鬼酒·自由愛”新品外觀,并配文進行宣傳預熱。而酒鬼酒相關負責人也對外證實,產品將于近期上市。
憑借胖東來的名氣,此舉或許對酒鬼酒的銷售和品牌形成拉動。但是,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熱鬧的營銷動作背后,酒鬼酒業績持續下滑的狀況能夠解決嗎?
公開財報顯示,酒鬼酒2024年總營業為14.23億元,同比下降49.70%;歸母凈利潤為1249.33萬元,同比大幅下降97.72%。今年一季度,業績下滑的趨勢仍在持續,當期總營收為3.44億元,同比下降30.34%;歸母凈利潤為3171.33萬元,同比下降56.78%。
其實,業績數據只是表象,隱藏在背后的諸如渠道混亂、價格倒掛、品牌定位模糊等才是根本性問題,其是否能夠得到真正解決,才是決定酒鬼酒未來增長的關鍵所在。
01 業績承壓背后,沖得高,跌得重?
登高跌重,酒鬼酒現在的“落魄”,一定程度上來自于之前沖的太猛,步子邁得太大。
從2019至2022年,酒鬼酒憑借獨特的馥郁香型定位和全國化擴張戰略,業績一度如同火箭般躥升,營收從15.12億元猛增至40.50億元,凈利潤更是從2.99億元突破至10.49億元。
在高光的業績表現及當時資本市場的托舉下,那幾年酒鬼酒股價飆升超20倍,成為白酒股中最耀眼的黑馬之一。
但是,風光的背后,酒鬼酒為了快速增長,也埋下了不少隱患。比如為了拉高業績,酒鬼酒采取了較為激進的渠道壓貨模式。其經銷商數量在2022年前的三年內,從497家暴增至1774家,增幅達257%。
彼時,海量的成品酒被推向渠道,庫存從2993噸猛增至7375噸,這種以透支渠道健康為代價的增長,很有些寅吃卯糧的感覺。而在《節點財經》看來,最終讓酒鬼酒業績跌跌不休的原因,是其未在高端化戰略中取得突破。其被寄予厚望的核心產品內參系列,曾是酒鬼酒叫板一線名酒的底氣。但其1050元/瓶的出廠價,在終端市場卻沒有打開市場,價格嚴重倒掛。
據今日酒價公眾號數據,7月7日,其52度內參酒的批發參考價僅為750元。經銷商賣一瓶虧一瓶,利潤空間被壓縮到這個程度,又有誰愿意再下力氣?所以,進入2024年后,酒鬼酒內參系列難以繼續支撐,銷量同比暴跌50%,收入占比從35%驟降至16.55%。其經銷商網絡也開始瓦解,2024年一年內,經銷商數量從1774家縮減至1336家,凈減少438家,相當于每天都有超過一家經銷商離開酒鬼酒。作為經銷商信心的晴雨表,合同負債也從2021年峰值的13.82億元跌至2024年的2.45億元。
對于業績的快速滑坡的原因,酒鬼酒總經理程軍在股東大會上歸咎于“行業整體不景氣”和“發展邏輯切換”。但不論是頭部的茅臺、五糧液,亦或營收水平相近的金徽酒、伊力特等,表現都遠好于酒鬼酒。所以,酒鬼酒的問題更多還是來自于自身。
02 聯名胖東來,真能有戲嗎?
在《節點財經》看來,渠道動蕩,經銷商數量暴漲暴跌是酒鬼酒的核心癥結之一。從2020年到2023年,其經銷商數量由763家增至1774家。當時除湖南所在的華中地區,酒鬼酒在其他區域共有1085家經銷商,占總經銷商的61.16%,大舉全國化的布局。
但隨著全國化受挫,其經銷商數量又快速下跌,從1774家一年就跌去438家。隨之而來的是存貨快速增加,經銷商積極性受挫,最終形成渠道的惡性循環。隨著整個白酒全行業進入存量市場,酒鬼酒面臨的壓力尤為嚴峻。
產品結構失衡與品牌定位模糊則是另一個深層次問題。"內參"、"酒鬼"和"湘泉"是酒鬼酒旗下的三大系列,覆蓋高端、次高端和大眾價格帶。近年來,其明星大單品銷售減少,而各系列產品之間的協同效應也不理想。
更為關鍵的是,酒鬼酒的品牌定位在“文化酒”與“高端酒”之間搖擺不定。一方面強調湘西地域文化特色,另一方面又試圖躋身高端白酒陣營,并不明晰的定位導致消費者認知混亂,難以形成清晰的品牌聯想。
回到本文開頭,此次酒鬼酒與胖東來的聯名雖然為前者注入了"自由愛"的新元素,但酒鬼品牌本身的內涵是否能與胖東來元素相匹配呢?從目前的市場反饋看,胖東來帶來的流量更大,酒鬼酒的產品特質仍有待市場驗證。而且,胖東來的渠道優勢主要在河南市場,其網紅效應能否轉化為全國范圍內的持續動銷,并重塑消費者對酒鬼酒馥郁香型的認知,仍要打上一個問號。
酒鬼酒要真正解決上面的核心問題,首先要想好的,或許是更為根本的問題,戰略是什么?
03 “二低一小”戰略,真的靠譜嗎?
說到酒鬼酒的戰略,很容易讓人犯迷糊,因為變化的有點快。
6月25日,酒鬼酒在其湖南省吉首市的總部舉辦了2024年度股東大會。據中訪網報道,參會人數只有十幾個人,頗為冷清。但是,會上酒鬼酒提出了新的產品戰略,即“二低一小”(即低端酒、低度酒、小酒)。但是,就在此前發布的2024年財報中,公司的產品戰略才剛被表述為“1+3”(即高中低全價位覆蓋)。
從全面覆蓋到轉向聚焦低端,酒鬼酒的戰略有著明顯的搖擺,而這背后則是公司管理層的動蕩。
僅2024年一年,酒鬼酒就接連更換了董事長、副總經理和總經理。其戰略從王浩時代的大規模全國擴張,到高峰上任后提出重視湖南“大本營”,再到程軍回歸,戰略在“高端化”與“大眾化”、“全國”與“區域”之間反復。
當然,如果戰略能夠扭轉頹勢,搖擺幾下也可以忍受,關鍵是目前的“二抵一小”戰略,似乎仍面臨諸多挑戰。
所謂“二低一小”戰略,根據酒鬼酒的說法,是要“聚焦大眾價位段,凸顯性價比”,目的是在所謂的“消費降級”趨勢中尋找一線生機。但是,在《節點財經》看來,這一轉型看似順應潮流,實則一腳踏入了競爭更為慘烈的“紅海”。
其中,以牛欄山、紅星為代表的傳統品牌根基深厚,長期盤踞大眾市場。江小白、汾酒玻汾、沱牌舍得、郎酒順品郎等新興勢力也在加速滲透,并已建立起強大的品牌認知和渠道網絡。
在這片市場,酒鬼酒的根基薄弱,其主打中低端的湘泉系列,2024年營收占比僅為5.34%。無論在品牌力還是渠道力,湘泉都無法與上述對手相抗衡。
更值得關注的是,低端酒的毛利率遠低于高端產品。以牛欄山為例,其毛利率長期徘徊在40%左右,而酒鬼酒的高端產品曾超過80%的毛利率。在銷量無法保證快速放量的前提下,貿然將重心轉向低端,有可能進一步拖累公司的整體盈利能力。
此次和胖東來官宣合作后,酒鬼酒的股價短期得到了一定的提振,但是,對與未來的業績表現,機構幾乎是清一色的看衰。短期熱炒與長期看淡的背離,也印證了市場對酒鬼酒未來的疑慮。沒有扎實的基本面支撐,單靠蹭“胖東來”的熱度,股價上漲又能持續多久?對酒鬼酒而言,無論是押注低端,還是擁抱流量,最需要都是面對現實。
*題圖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