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近日出臺了一系列旨在支持互聯網優質內容創作的政策,標志著這座城市在互聯網內容生態的構建上邁出了重要一步。上海社會科學院新聞研究所的呂鵬研究員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這一系列被稱為“滬九條”的舉措,顯示出上海從提供平臺到主動吸引人才的戰略轉變。
“滬九條”從生態建設、人才培養、激勵機制以及金融支持等多個維度出發,全方位支持互聯網優質內容的創作。政策不僅覆蓋了內容創作的全鏈條,還特別強調了對互聯網內容創作者的引進和培養。
作為B站和小紅書的總部所在地,楊浦和黃浦兩區也積極響應,推出了與“滬九條”相配套的系列措施。這些措施旨在通過提供落戶便利、住房補貼以及設立投資基金等方式,吸引更多優質內容創作者入駐。
呂鵬指出,創作者經濟已成為全球城市新的經濟增長點,也是衡量城市軟實力的重要指標。他以國際網紅“甲亢哥”來滬直播為例,說明了優質內容創作者對提升城市國際影響力的作用。他認為,上海需要將這種短期的流量效應轉化為長期的產能,而這需要更具穿透力的制度支持。
上海目前已經形成了一個涵蓋多個領域的互聯網內容創作生態,包括直播帶貨、內容創作、藝人經紀和廣告營銷等。數以萬計的互聯網內容創作者依附于這條產業鏈上,為城市的數字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呂鵬看來,“滬九條”是上海補齊互聯網生態拼圖、爭奪數字人才整體戰略的關鍵一環。隨著B站和小紅書等平臺的崛起,上海在互聯網內容創作領域的基礎硬件已經成熟,下一階段的競爭將聚焦于人才本身。
黃浦區出臺的政策明確,對符合人才引進標準、具有較高社會影響力和知名度的創作者,將給予落戶資格。楊浦區則提出,將為優質內容創作者提供落戶便利、住房補貼,并設立互聯網內容創作投資基金,支持多個互聯網內容創作產業的發展。
呂鵬認為,這些政策直接面向的是互聯網內容生產的基礎個體——up主和互聯網博主。他指出,北京、杭州、廣州等城市近年來也在通過落戶、稅收和流量分成等政策吸引創作者,而上海此次的政策則更加系統和全面。
“滬九條”還提出,將推動全市地標景區、文博場館等資源向創作者開放,提供創作便利。同時,鼓勵國有企業圍繞產業發展、金融服務等領域,提供拍攝場景和資源支持。這些措施將為創作者提供更多的創作機會和平臺。
隨著政策的落地實施,呂鵬預計上海有望出現繼電商直播之后的第二波現象級產業——以高品質視聽內容為核心的“新大眾文藝”集群。這一集群的經濟貢獻和文化影響,或將重新定義上海在全球數字版圖中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