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九號航天員乘組近日在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與媒體和公眾首次分享了他們在太空長達183天的駐留經歷。這次任務不僅涵蓋了88項空間科學與技術實驗,還包括3次出艙活動,為中國的載人航天事業增添了新的篇章。
蔡旭哲作為神舟十九號乘組的一員,已經執行過兩次飛行任務。他表示,每次任務都是新的挑戰,而非簡單的重復。在神舟十九號任務中,他們參與了覆蓋空間生命科學、微重力基礎物理等領域的多項實驗,制備了多種實驗樣品,并完成了空間站管道檢測機器人的在軌試驗驗證等工作。
在執行首次出艙活動時,乘組成功處置了前期貨物出艙過程中載荷適配器意外卡滯的問題。蔡旭哲回憶說,面對這個突如其來的挑戰,他們通過天地密切協同,使用臨時工具成功解決了問題。這次經歷不僅考驗了他們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和操作技術,也展示了中國航天技術的實力。
王浩澤作為神舟十九號乘組中的女性航天員,她在空間站中發揮了獨特的優勢。她表示,作為一名飛行工程師,她深切地感受到科學研究的不易,并始終保持著細致入微的工作態度。她的細膩操作習慣和柔和的心理底色為整個乘組注入了新的能量,為科學探索貢獻了更多力量。
在談到任務成功的關鍵因素時,蔡旭哲強調,這離不開扎實的訓練、乘組的團結協作以及地面飛控支持人員的全力保障。他提到,載人航天是“萬人一桿槍”的事業,需要共同的信念、目標、理想和責任來凝聚力量,推動中國載人航天事業不斷發展進步。
宋令東作為中國首名進行出艙活動的90后航天員,他深感榮幸并肩負著沉重的責任。他表示,隨著中國載人航天事業的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投身到這份事業中來。他們將秉承前輩們的意志和決心,把載人航天精神傳承好、發揚好。
王浩澤作為首位女性航天飛行工程師,她對自己的太空“首秀”充滿了自豪和期待。她表示,這次任務讓她深刻感受到了宇宙的壯麗和神秘,也讓她更加堅定了為航天事業貢獻力量的決心。她期待著早日重返太空,再次回到他們的太空家園,繼續書寫光榮和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