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晨曦初露的7月15日,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上演了一場震撼人心的太空之旅。伴隨著轟鳴巨響,長征七號遙十運載火箭攜帶著天舟九號貨運飛船,劃破長空,直指蒼穹。
此次發射,對于遠在400公里外的中國空間站而言,意義非凡。自上次補給以來,空間站已近8個月未曾迎來新的物資。天舟九號作為“太空快遞小哥”,肩負重任,攜帶了總計6.5噸的寶貴貨物,涵蓋了航天員生活必需品、實驗裝置、兩套全新的飛天艙外服等,確保了兩名航天員乘組在軌工作的順利進行與生活需求的充分滿足。
在這場太空壯舉中,“四川智造”的身影尤為亮眼。無論是連接天地的航天測控通信系統,為火箭裝上“慧眼”的外測安全分系統,確保發射時間精準的T0控制臺,還是在貨運飛船和運載火箭上的爆炸螺栓、分離螺母等關鍵配套產品,四川企業都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航天測控通信系統,被譽為航天器的“生命線”。此次任務中,由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研究所研發的陸海天基測控通信系統,猶如一根無形的紐帶,確保了航天器與地面的穩定聯系。該系統不僅實現了對長征七號遙十運載火箭和天舟九號貨運飛船的精準測控,更以其高度自動化、智能化的特點,確保了任務的順利進行。
T0控制臺,作為發射場系統中的關鍵設備,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僅要準確發出點火指令,還要實時反饋火箭的點火和起飛狀態,確保整個發射過程的萬無一失。而中國電科十所研制的T0控制臺,正是憑借其高精度和高可靠性,贏得了此次任務的信任。
在地面階段,四川航天系統工程研究所的宇航團隊同樣功不可沒。他們負責的天舟九號貨運保障分系統,從貨物裝載設計到整船貨物布局配平,再到貨物信息系統的持續運營和優化,每一步都凝聚著團隊的心血和智慧。他們的目標只有一個:讓空間站所需物資盡可能裝得更多、更全、更好,并安全送達。
天舟貨運飛船的側操作口,成為提升裝載量的關鍵。這個柱體狀的特殊通道,不僅為特殊貨物和臨射貨物提供了進入飛船的空間,更讓整個裝載過程變得更加高效和靈活。而為了確保飛船的平衡姿態,整艙的上行布局與配平工作同樣至關重要。
當“太空快遞”成功送達空間站后,一個名為“智能管家”的物資管理系統開始發揮作用。這個系統能夠實現對在軌貨物的精準化管理,讓航天員取貨更加方便快捷。它不僅解放了航天員的雙手,更讓空間站上的物資管理變得更加高效和智能化。
四川航天川南火工技術有限公司也在此次任務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們承擔了天舟九號上爆炸螺栓、分離螺母等火工品的研制生產工作,這些產品對于飛船和火箭的分離、對接等功能至關重要。同時,他們還負責了長征七號遙十運載火箭上點火器、起爆器、非電傳爆系統等產品的研制生產,確保了火箭發射過程的順利進行。
這些四川企業,以他們的智慧和汗水,共同書寫了這場太空壯舉的輝煌篇章。他們的貢獻,不僅彰顯了“四川智造”的實力和水平,更為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