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久久

ITBear旗下自媒體矩陣:

用友東軟掌門人交替:一個重披戰甲 一個轉身幕后

   時間:2025-07-15 12:32:01 來源:經理人雜志編輯:快訊團隊 IP:北京 發表評論無障礙通道

記者丨王杰仁 出品丨鰲頭財經

財務壓力之下,國產軟件廠商積極尋找對策,有的靠融資,有的靠收購。

6月27日,企業軟件服務商用友網絡向港交所提交招股書謀求“A+H”上市,融資的背后是用友網絡已經連續兩年虧損;6月30日,東軟集團發布公告稱終止對思芮科技43%股份的收購,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東軟集團已經拿下了思芮科技57%的股權,并將思芮科技納入公司合并報表范圍。去年全年及今年一季度,東軟集團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境地,在外界看來,將思芮科技并表有望改善母公司的財務狀況。

除了資本市場的舉動,外界更關心的是兩家企業創始人的動向。用友網絡的王文京和東軟集團的劉積仁作為“軟件老兵”,在公司發展遇阻時采取了截然不同的做法。

王文京選擇重掌用友網絡。去年1月份,王文京辭去用友網絡總裁職務,由公司元老陳強兵接任。今年1月,陳強兵辭任總裁,有海外背景的黃陳宏成為繼任者,然而僅僅3個月后,黃陳宏離任,王文京重回總裁崗位。

東軟集團的高層變動則低調了許多。天眼查顯示,東軟集團近期完成了工商信息變更,公司法定代表人及董事長由劉積仁變更為榮新節。

眼下東軟集團正處于轉型關鍵期,業績下滑、多元化戰略效果不佳,劉積仁在此時選擇退居幕后,將壓力轉移到了榮新節身上。這或許意味著,已經70歲的劉積仁不再有余力讓東軟集團這艘大船調整方向。

似乎劉積仁沒有王文京的精力和魄力,王文京也沒有劉積仁的灑脫。

老牌軟件廠商由盛轉衰

東軟集團、用友網絡雙雙虧損

成立于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東軟集團和用友網絡一度是行業翹楚,東軟集團在行業內被視作外包軟件“一哥”,用友網絡也曾在中國ERP市場居于頭部地位,隨著中國企業數字化轉型浪潮的到來,兩位老牌軟件公司不約而同地進入到業績下滑的境地。

財報顯示,2022年至2024年,用友網絡營收分別為92.62億元、97.96億元和91.63億元,同期的凈利潤則分別為2.19億元,虧損9.67億元和虧損20.61億元;今年第一季度,虧損仍在延續,報告期內實現營收13.78億元,凈虧損則為7.36億元。

東軟集團的情況也差不多,2024年,東軟集團實現營收115.59億元,同比增加9.64%,在利潤方面則同比下跌了14.7%,由2023年的7391萬元下滑至6304億元;增收不增利的情況在今年一季度更加明顯,報告期內東軟集團實現營收18.49億元,同比微增1.06%,利潤方面則由盈轉虧,由去年同期的盈利525萬元變為凈虧損1209萬元,在扣非凈利潤上也由去年同期的虧損867萬元擴大至虧損5102萬元。

在外界看來,用友網絡和東軟集團的“由盛轉衰”既有共性又有特性。“不得不承認的是,兩家企業在早期發展過程中享受到了時代紅利,但隨著市場變化,兩家企業都沒能發展出具有競爭力的第二增長曲線。”行業分析人士向鰲頭財經表示,“用友網絡在向云服務轉型的過程中沒能平衡好成本與利潤的關系,東軟集團則是在多元化戰略中分散了資源,造成了發展不均衡的情況。”

用友網絡轉型越轉越“不掙錢”

先來看用友網絡,2015年用友網絡開始向云服務轉型,相關收入逐漸開始占據營收大頭。2016年,用友網絡云服務的營收占比為2.29%,到了去年已經上升至74.9%。但在轉型過程中,用友網絡的毛利率持續走低,歷史財報顯示,2019年至2024年,其毛利率分別為65.42%、61.05%、61.25%、56.37%、50.73%和47.54%,到了今年一季度,其毛利率更是跌至39.06%。

越向云服務轉型越“不掙錢”,背后的原因在于成本失控,以近3年數據看,2022年至2024年用友網絡的研發費用分別為17.54億元、21.06億元和21.22億元,總營收占比分別為18.9%、21.4%和23.18%。

在銷售費用上,盡管在2024年同比下降4.42%來到了26.22億元,但仍處于高位,要知道2021年到2023年用友網絡的銷售費用已經連續三年增長,且增長率遠高于同期營收的增長率。

換言之,增加銷售預算對于總體營收的帶動作用正在下降,與此同時,被視作用友網絡新增長曲線的云服務已經出現了失速的情況,2024年,用友網絡云服務業務營收同比下滑了3.4%。

一位軟件行業人士向鰲頭財經表示,“國產軟件行業在專業能力上仍存在不足,其產品不能完全滿足企業的信息化需求,做相應的定制又會面臨交付周期、成本等一系列問題,再疊加企業預算縮減、云服務價格戰等因素,傳統軟件廠商的生存空間進一步被壓縮。”

財報說明了這一點,2023年,用友網絡在大客、中客、小微企業客戶三大客群上還能分別實現4.3%、21.4%和17.7%的同比增速,到了2024年,用友網絡大客收入同比下跌10%、中型客戶收入同比下跌9.7%,僅有小微企業客戶營收同比增長了19.7%,但該部分收入的營收比重較低,難以支撐總體業績。

“說到底仍是技術能力不足導致的產品缺乏市場競爭力。”行業觀察人士向鰲頭財經表示,“盡管用友網絡已經在研發上‘補課’,但大規模的投入會對盈利能力產生影響,通過上市輸血能在短期內緩解狀況,但長期來看用友網絡仍需拿出過得硬的技術和產品來獲取、留住用戶。”

研發投入不足東軟集團“樣樣通、樣樣松”

相較于用友網絡對研發的重投入,東軟集團對研發顯得不那么重視,在外界看來,以軟件外包起家的東軟集團對于技術創新存在“天然輕視”,這一點也體現在數據上。

歷史財報顯示,2020年至2024年,東軟集團的研發費用分別為8.34億元、8.73億元、9.21億元、10.32億元和8.83億元,同期的總營收占比則分別為10.9%、9.9%、9.7%、9.7%和7.6%,總體呈現逐漸下降的趨勢。

橫向比較之下,2024年用友網絡的研發費用占總營收比重為23.18%,中國軟件為23.12%,金蝶為24.23%,可見在橫向和縱向兩個維度上東軟集團都存在研發投入不足的情況。

作為技術驅動型的軟件行業,研發投入不高的直接后果便是不能支撐東軟集團多元化戰略的發展。東軟集團從2011年開始轉型,發展至今形成了醫療健康及社會保障、智能汽車互聯、智慧城市和企業互聯四大業務,但四大業務的發展存在不均衡的情況。

以2024年為例,占據營收大頭的智能汽車互聯業務實現營收40.99億元,毛利率僅有13.93%,為四項業務中最低;毛利率最高的是醫療健康及社會保障業務,為36.82%,但該業務在2024年營收同比下滑了12.08%,為四項業務中唯一營收下滑的,同時也是四項業務中收入貢獻最少的。

將本就不高的研發投入分散到不同業務上,導致了東軟集團市場競爭力的下降,以智能汽車互聯業務為例,蓋世汽車數據顯示,2022年東軟集團智能座艙裝機量以15.27萬套位居行業第四,2023年跌至第九,到了去年則從前十名的榜單上消失。

可見,多領域布局的多元化戰略下,東軟集團不但沒能形成一項“王牌業務”,反而出現了各業務發展不均衡、核心競爭力偏弱的問題。

對于新上任的榮新節而言,明確東軟集團的戰略定位,制定出清晰的發展方向是第一個課題。劉積仁曾將“每五年換個活法”視為企業哲學,對于“東軟集團接下來怎么活?”的問題,劉積仁拋給了別人。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全站最新
熱門內容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開放轉載  |  滾動資訊  |  爭議稿件處理  |  English Version
 
主站蜘蛛池模板: 满洲里市| 威宁| 永丰县| 南木林县| 松桃| 乌苏市| 杭锦后旗| 陕西省| 新密市| 肇州县| 凤庆县| 南川市| 西乌珠穆沁旗| 竹北市| 浦城县| 安顺市| 呈贡县| 忻州市| 青阳县| 平阳县| 岗巴县| 利辛县| 视频| 贵定县| 英超| 广东省| 江西省| 云南省| 喀喇| 涿州市| 甘孜| 禄丰县| 南丹县| 江安县| 昭平县| 西乌| 安远县| 广南县| 弥勒县| 高尔夫| 林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