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一幅汽車產業發展的壯闊畫卷正徐徐展開。近日,隨著比亞迪“深圳號”全球最大汽車運輸滾裝船的靠港,數千輛“中國智造”汽車整齊列陣,準備啟航歐洲市場,標志著深汕合作區汽車產業邁向了國際化的新高度。
在這片距離深圳市中心百公里外的熱土上,深汕合作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發展。汽車制造車間內,機器轟鳴,鋼板進去,整車出來,生產線高效運轉。小漠國際物流港與整車制造車間僅五分鐘車程,實現了“港廠聯動”,為汽車出口提供了便捷的通道。
“在深汕,是深圳”——這句標語不僅彰顯了深汕合作區與深圳的緊密聯系,更體現了其作為深圳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車城核心承載區的雄心壯志。一年來,園區內高樓林立,科創企業紛紛落戶,名校名院建設取得顯著進展,整個區域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
比亞迪汽車工業園二期作為深汕合作區汽車產業的重要一環,正在加速推進。園區內,比亞迪、京西重工、延鋒國際等上下游企業形成了千億級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各環節緊密銜接,高效協同。比亞迪工業園四期的電池包PACK項目投產不久,就已實現了刀片電池的自動化組裝,為二期整車項目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深汕合作區不僅注重產業發展,更致力于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質。近年來,深圳優質的學校、醫院等公共服務資源紛紛進駐深汕,為當地居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便利。深圳中學高中園的落成,不僅緩解了中心城區學位緊張的問題,更為當地學生提供了優質的教育資源。同時,深汕人民醫院的建設也即將竣工,將進一步提升當地的醫療服務水平。
隨著汽車城的崛起,深汕合作區還積極探索“村企合作”模式,推動城鄉融合發展。通過量身定制的廠房、產業園項目等方式,沉睡的留用地被加速活化,重大產業項目和村集體經濟實現了“雙向奔富”。目前,深汕已先后落地多個“村企合作”項目,為村民增收、企業獲利、鄉村變美提供了有力支撐。
在城鄉融合發展的道路上,深汕合作區各村因地制宜,挖掘自身資源,呈現出多姿多彩的風貌。大安村作為其中的佼佼者,不僅擁有豐富的紅色遺址和田園山水資源,還正在以社會資本帶動村集體開發,打造集紅色文化傳承、鄉村旅游發展、產業振興于一體的綜合性示范村。
深汕合作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2025年第一季度,地區生產總值達到了73.42億元,同比增長40%。在這片充滿干勁與活力的熱土上,一座宜居宜業宜游的現代化濱海新區、產業新城、田園城市正在加速崛起。深汕合作區正以驚人的速度書寫著屬于自己的輝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