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學界迎來了一次意外而激動人心的發現——一個來自太陽系之外的神秘訪客,被命名為“A11pl3Z”的小天體,悄然進入人類的觀測視野。這一發現最初由智利部署的“ATLAS”地球撞擊預警系統于2025年7月1日捕捉到,而該系統原本旨在搜尋可能對地球構成威脅的近地天體。
經過全球天文學家的聯合觀測與數據分析,“A11pl3Z”的存在得到了進一步確認,至今已累積超過百次的觀測記錄,其中最早的觀測數據可回溯至2025年6月14日,只是當時并未引起特別注意。這顆小天體的直徑約為20公里,正以每秒約60公里的高速穿越太陽系,當前位置位于蛇夫座與人馬座之間,距離地球約3.8個天文單位,距太陽約4.8個天文單位。
尤為引人注目的是,“A11pl3Z”的軌道離心率高達6.0,這一數值遠超以往發現的任何星際訪客。相比之下,“奧陌陌”的軌道離心率約為1.2,“鮑里索夫彗星”則為3.37。如此極端的軌道離心率,無疑證明了“A11pl3Z”的星際訪客身份,它來自太陽系之外,僅作短暫造訪,隨后將繼續其星際旅行。
關于“A11pl3Z”的具體身份,科學家推測其可能是一顆小行星或彗星。然而,截至目前的所有觀測均未顯示其表現出彗星活動的跡象,如接近太陽時釋放氣體和塵埃形成彗發或彗尾,因此更傾向于認為它是一顆小行星。這一發現引發了公眾對于其是否可能對地球構成撞擊風險的擔憂,尤其是考慮到其直徑遠大于導致恐龍滅絕的那顆小行星。
然而,科學家根據現有觀測數據計算了“A11pl3Z”的未來運行軌跡,結果顯示其將逐漸接近火星,預計于2025年10月3日以最近約0.2天文單位的距離掠過火星。隨后,它將繼續向太陽靠近,于10月29日抵達近日點,此時距太陽約1.35個天文單位。在此期間,它將與地球分居太陽兩側,最接近地球的時間為10月30日,距離約為1.35個天文單位。此后,“A11pl3Z”將逐漸遠離太陽系,因此不會對地球構成撞擊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