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慶永川,2025上合組織國家電影節的大幕緩緩拉開,其中電影科技成果展覽成為一大亮點。此次展覽匯聚了國內影視科技領域的頂尖企業,展示面積接近4500平方米,聚焦于“電影+科技”的融合創新,生動展現了AI、虛擬拍攝、動作捕捉、數字人等前沿技術的風采,全面勾勒出中國影視工業邁向數字化、智能化的壯麗圖景。
展覽現場,一部即將登陸暑期檔的動畫IP虛擬現實電影《長安三萬里》吸引了眾多目光。這部由杭州某科技公司精心打造的作品,不僅讓觀眾眼前一亮,更揭示了虛擬現實技術在影視制作中的無限可能。據了解,《長安三萬里》基于同名現象級動畫電影IP改編,是全國首部通過國家電影局備案、立項的虛擬現實電影,它的誕生標志著大眾化沉浸體驗新時代的開啟。
在電影節期間,《長安三萬里》的虛擬現實電影展臺人氣爆棚,體驗者絡繹不絕。該電影依托自主研發的LBMR(大空間混合現實)技術,將觀眾帶入一個虛實共生的盛唐世界。在這里,觀眾不再是歷史的旁觀者,而是成為了天寶三載的赴考書生,與李白、高適等傳奇詩人并肩而行,親歷那段輝煌的歷史。
據電影制作團隊介紹,《長安三萬里》在技術上實現了從VR到MR的體驗躍遷,將物理空間納入敘事架構,為觀眾帶來前所未有的沉浸式體驗。在30分鐘的沉浸旅程中,觀眾可以實時與電影中的人、景、物進行交互,仿佛置身于盛唐的繁華之中。電影還攻克了大空間實時厘米級定位技術,能夠在上百平米的大空間內精準追蹤體驗者位置,確保體驗的流暢與真實。
為了進一步提升觀影體驗,電影制作團隊還與中國移動聯合研發了WiFi+5G混合組網串流傳輸技術,能夠穩定支持40人以上高清并發體驗,確保每位觀眾都能享受到順滑的視聽感受。借助虛實融合與位姿識別技術,電影能夠實時捕捉體驗者的動作,實現人與人、人與虛擬角色、人與環境等多重互動,讓觀眾在虛擬與現實之間自由穿梭。
記者有幸親身體驗了《長安三萬里》的虛擬現實電影。戴上新一代多感官交互技術的頭顯設備后,記者瞬間被帶入了一個充滿詩意與畫意的盛唐世界。影片采用“行進式觀影”模式,通過精密的物理空間敘事設計,讓觀眾仿佛置身于電影的情節之中。在揚州的河道上,記者與李白、高適同船而行,欣賞著揚州舞姬的柘枝舞,甚至還能親手擊鼓助興。小船在河道中晃晃悠悠地前行,一切都顯得無比逼真,讓人仿佛穿越了時空。
據悉,《長安三萬里》虛擬現實電影即將在全國多個城市展映,包括杭州、湖州、西安、成都、濟寧等地。無論是影院、博物館、文化空間,還是城市核心商圈,觀眾都能親身體驗到這部觸手可及的文化沉浸盛宴。相信隨著虛擬現實技術的不斷發展,未來將有更多像《長安三萬里》這樣的優秀作品涌現,為觀眾帶來更加豐富多樣的觀影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