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信息通信網絡技術已躍居世界前列,規模龐大且工業互聯網覆蓋面廣,涵蓋了全部的41個工業大類。據央視財經的最新資訊,這一壯舉不僅彰顯了我國在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方面的巨大飛躍,還充分展示了5G技術在工業領域的廣泛應用和深遠影響。
在歐洲,一位消費者只需在手機端輕松輸入個人定制化需求,例如選擇墨綠色玻璃門體、配備母嬰保鮮模塊以及特定嵌入式尺寸,點擊提交后,這些詳細需求便通過5G網絡的超高速傳輸,瞬間抵達我國制造企業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整個過程的端到端延遲時間極短,不足20毫秒,完美體現了5G專網的超低時延優勢。借助這一尖端技術,工業互聯網平臺能夠智能化地安排生產,自動匹配超過200種標準模塊,在極短的時間內——僅需10分鐘,即可生成最優化的生產方案。這種卓越的數據處理能力,極大地激活了柔性生產線,使得訂單交付周期從以往的60天顯著縮短至僅7天。
為進一步增強數據處理和存儲能力,我國在2022年啟動了宏大的“東數西算”工程。京津冀、長三角、貴州、甘肅等地被精心選定為八大核心樞紐節點,并規劃布局了十個國家數據中心集群。至2025年第一季度,這些樞紐節點的算力規模已攀升至每秒215.5百億億次浮點運算的驚人水平,其中智能算力的占比更是高達80.8%。這一工程的成功實施,為我國數字經濟的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提供了堅實的支撐。
在智能制造領域,我國同樣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截至目前,全國范圍內已建成基礎級智能工廠超過3萬家,先進級智能工廠達到1200多家,卓越級智能工廠更是多達230余家。這些智能工廠廣泛分布于超過80%的制造業行業大類中,不僅大幅提升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更為全球制造業的數字化轉型樹立了典范,提供了寶貴的實踐經驗。
這些智能工廠的廣泛建立和應用,也標志著我國在智能制造領域邁出了堅實步伐,為構建智能制造體系、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應用場景的持續拓展,我國在智能制造領域必將取得更加輝煌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