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陸家嘴金融沙龍舉辦的2025中國國際金融展上,一場聚焦“大模型金融應用及創新”的論壇吸引了眾多行業目光。富民銀行行長趙衛星在此次論壇上,就中小銀行在金融大模型應用中的挑戰與解決方案發表了深刻見解。
趙衛星以富民銀行的實踐為例,詳細闡述了金融大模型帶來的變革。他指出,通過大模型重構內部流程,富民銀行不僅實現了人員的精簡,還使自動代碼撰寫率超過了50%,這充分證明了“AI+業務流”的高效性。趙衛星強調,這些成效是在聚焦降本增效的真實價值場景中取得的。
同時,趙衛星也提醒業界警惕技術應用中的誤區。他提到,過去“開放銀行”等概念曾導致資源錯配,因此大模型的應用應更加審慎。他認為,大模型應優先解決風控、審計等核心場景中的“人機協同”問題,而非盲目追求技術標簽化。這一觀點得到了與會者的廣泛認同。
在談到未來銀行的發展趨勢時,趙衛星表示,銀行需要從“產品主導”轉向“客戶需求驅動的智能體生態”。他提出,通過構建通用大模型底座、行業知識庫和動態數據流,可以讓金融產品更加適配企業經營需求,從而擺脫傳統風險偏好的束縛。他還特別指出,金融業應避免陷入“技術軍備競賽”,而應在算力經濟與綠色發展的平衡中尋找突破口。
趙衛星進一步強調,富民銀行作為以科技驅動的產業生態銀行,一直致力于借助前沿數字技術手段,加速服務新質生產力的探索。他表示,富民銀行將繼續堅守金融本源,積極構建科產融協同生態,持續強化新質生產力賦能。通過這些努力,富民銀行將為產業發展注入全新動能,成為生態企業的優質合作伙伴,為新重慶建設增勢賦能,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更多金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