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途出品 文|莫恩盟 編|深海
品牌成立十周年之際,在新茶飲賽道存在感愈發薄弱的奈雪的茶,近日卻因一則與食品安全相關的消息再度刷屏。
此次風波的導火索,源自一位網友的曝光。該網友稱,其在奈雪的茶去年生產的小盒茶中竟喝出了疑似青蛙的異物。6月23日,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人員稱,目前涉事門店已與消費者達成和解,市監部門正在進行溯源分析。
在黑貓投訴平臺上,有不少消費者曾向奈雪的茶發起投訴。在這些投訴中,有消費者稱在飲品或食品中發現了蟲子、毛發、蒼蠅、鐵片、蟑螂等異物,還有消費者遇到了產品發霉或變質的情況。
回溯過往,這個由彭心、趙林夫妻攜手創立的品牌,曾有過一段輝煌無比的過往。從誕生之初,奈雪的茶便迅速吸引了資本的目光,后又率先登陸資本市場成為“新茶飲第一股”。
然而,光鮮亮麗的背后,卻是奈雪的茶近年來難以言說的業績困境。自上市以來,公司的營收狀況猶如坐過山車一般,缺乏穩定的增長態勢。在這幾年間,公司僅2023年實現了微薄的盈利,其余三年累計虧損超過59億元。如此慘淡的業績,讓奈雪的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顯得力不從心。
而在門店規模方面,由于放開加盟模式相對較晚,奈雪的茶與同行相比,差距愈發明顯。如今,其門店數量僅1000多家,遠遠未能躋身行業前十。在如今新茶飲市場門店規模競爭日益激烈的大環境下,奈雪的茶的這一短板無疑成為了其發展的巨大阻礙。
長期低迷的業績,也讓奈雪的茶在資本市場上逐漸“失色”。目前,其最新股價較發行價已跌去九成以上。曾經在公司上市當年以110億元財富登上《胡潤百富榜》的彭心、趙林夫妻,自2023年后已徹底跌出該榜單。前者財富的大幅縮水,也從側面反映了奈雪的茶如今的困境。
隨著越來越多新茶飲品牌相繼登陸資本市場,新茶飲賽道的財富格局正在經歷一場深刻的洗牌。與彭心夫婦“同病相憐”的還有茶百道的王宵錕夫婦,他們的財富也在去年銳減。
不過,與前者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蜜雪冰城的張氏兄弟、霸王茶姬的張俊杰、古茗的王云安等大佬們,卻在新茶飲的浪潮中一路高歌猛進,上演著一幕幕令人驚嘆的創富神話。
一只“青蛙”,“攪動”奈雪的茶
社交平臺上的一則帖子,讓知名新茶飲品牌奈雪的茶陷入食安漩渦。近日,有網友發帖稱,自己在奈雪的茶購買的預包裝茶包“小盒茶”中,竟發現一整只青蛙。
據該網友透露,這盒茉莉花茶是去年生產的,當時是為湊單入手。茶包內本應是曬干的茉莉花,但據網友發布的視頻畫面顯示,茶內卻暗藏疑似青蛙的異物,“那個干蛙的尸體,和這個白的(花)很像,所以你泡的時候,根本沒有辦法發現那只蛙。”
事件發酵后,多方迅速回應。6月23日,奈雪的茶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高度重視此事,已和消費者協商處理完畢。
同日,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人員向媒體表示,經查,該消費者2024年為湊單購買了6包奈雪的茶小盒茶,前5包飲用時未發現異樣。但6月21日飲用最后一包時,發現茶內有疑似青蛙的物體。
經市監部門調解,奈雪的茶涉事門店依據《食品安全法》相關規定,向消費者賠付1000元人民幣。目前,消費者也將微博、抖音等平臺上的相關內容刪除或隱藏。
據了解,涉事產品系奈雪的茶委托加工的預包裝食品,該產品已于2024年底售罄,后續未再生產。相關部門正在對消費者送回的問題產品進行溯源分析,“具體是生產、包裝還是運輸環節出現的問題,還需要調查。如果確認是相關企業存在違規生產行為,將依法予以處罰。”上虞區市監局相關人員說。
事實上,此次“青蛙風波”,并非奈雪的茶首次遭遇類似的情況。在黑貓投訴平臺上,有不少消費者曾向奈雪的茶發起投訴。截至發稿,奈雪的茶在平臺上的投訴量超過2000條。其中,近30天內新增投訴11條。
在這些投訴中,有消費者稱在飲品或食品中發現了蟲子、毛發、蒼蠅、鐵片、蟑螂等異物,還有消費者遇到了產品發霉或變質的情況。
了解到,與許多早早便向加盟商敞開懷抱、迅速擴張的新茶飲品牌不同,奈雪的茶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始終堅持直營模式。直到2023年7月,奈雪的茶才宣布推出合伙人計劃,正式放開加盟業務。這一戰略調整背后,或許是奈雪的茶在市場競爭壓力下尋求新的發展路徑。
據奈雪的茶此前發布的財報顯示,截至2024年末,公司在全國112個城市共擁有1453間奈雪的茶直營門店,相較上年末的1574間減少了121間;同期公司的加盟門店數則從上年末的81家上漲至345家,新增了264家。
有餐飲從業者指出,直營模式由品牌方直接經營,能夠更好地控制產品質量和服務標準,確保品牌形象的一致性和高質量的顧客體驗。但這種模式也存在明顯的弊端,重資產運營意味著高額投入與成本壓力,盈利風險隨之增加。更關鍵的是,僅靠直營門店,餐飲品牌的擴張速度難以與加盟模式品牌相抗衡。
昔日“新茶飲第一股”,如今跌落“神壇”
此番卷入“青蛙風波”的奈雪的茶,身后站著一對攜手打拼的創業夫妻檔。
1987年出生的彭心,畢業于江西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初入職場,她順利進入一家上市IT公司,從事品牌相關工作。憑借自身的努力與才華,彭心一路披荊斬棘晉升至總監之位。
然而,2012年底,彭心毅然決然地選擇辭去這份令人艷羨的工作,投身創業浪潮。彼時,她自擬了一份商業計劃書,計劃聚焦飲品與烘焙領域兼做教學,但卻一直找尋不到志同道合的創業伙伴。
命運的齒輪,在2013年開始轉動。經一位朋友牽線搭橋,彭心與在餐飲界摸爬滾打多年的趙林得以相見。在那兩個小時的交談中,彭心滿懷激情地向趙林傾訴著自己的創業夢想,這次相遇不僅成就了一段姻緣,更開啟了兩人攜手并肩的創業歷程。
受彭心網名“奈雪”的啟發,2014年,他們正式注冊了“奈雪的茶”這一商標。一年之后,他們正式創辦奈雪的茶。同年11月,奈雪的茶首店(深圳卓越世紀店)正式開門迎客。緊接著,奈雪的茶旗下越來越多的門店,相繼與消費者見面。
從創業初期起,奈雪的茶就備受資本市場青睞。天眼查顯示,自成立以來,公司相繼完成多輪融資,吸引了天圖投資、深創投、弘暉基金、云鋒基金、PAG太盟投資集團、瑞銀集團等眾多知名投資機構的目光,成為資本市場的寵兒。
2021年6月30日,奈雪的茶成為首個登陸資本市場的新茶飲品牌,一舉摘得“新茶飲第一股”的稱號。2022年12月,奈雪的茶更是豪擲5.25億元,收購另一新茶飲品牌樂樂茶43.64%的股權,順勢成為樂樂茶的第一大股東。
然而,在這看似絢爛的光環背后,奈雪的茶卻深陷業績不佳的泥沼。財報數據顯示,2021年至2024年,奈雪的茶分別實現營收42.97億元、42.92億元、51.64億元和49.21億元,營收增長猶如坐過山車般起伏不定,呈現出并不穩定的變化態勢。
與營收的波動相比,常年難以盈利的壓力更像是一把高懸在奈雪的茶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2021年至2024年,奈雪的茶分別實現歸母凈利潤-45.25億元、-4.69億元、0.13億元、-9.17億元。
在這四年間,奈雪的茶僅2023年實現了0.13億元的微薄盈利,其余三年累計虧損超過59億元,盈利之路舉步維艱。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2024年,蜜雪集團、霸王茶姬、古茗、茶百道、滬上阿姨的歸母凈利潤分別為44.37億元、23.84億元、14.79億元、4.72億元、3.29億元,盈利表現均明顯優于奈雪的茶。
而在門店規模方面,放開加盟模式相對較晚的奈雪的茶,也被諸多同行甩開不少的差距。窄門餐眼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國內門店數排在前十的新茶飲品牌分別為蜜雪冰城、古茗、滬上阿姨、茶百道、霸王茶姬、甜啦啦、益禾堂、書亦燒仙草、喜茶、CoCo都可。
其中,蜜雪冰城宛如行業巨擘一般,以超過3.7萬家的門店數一騎絕塵。古茗憑借10403家門店,成為第二個達成“萬店成就”的玩家,實力不容小覷。
而滬上阿姨、茶百道、霸王茶姬、甜啦啦的門店數均在6000家至8000家的區間內,形成了強大的競爭陣營。即便是身為前十“守門員”的CoCo都可,也有3513家門店。反觀奈雪的茶,門店數僅1000多家,未能躋身前十,在門店規模上明顯處于劣勢。
新茶飲賽道批量造富,哪位大佬身家最“壕”?
回溯國內新茶飲品牌逐鹿資本市場的漫漫征程,2021年成功登陸港股的奈雪的茶,成為整個賽道在資本市場的首個上市先鋒,但在此之后,新茶飲賽道陷入了漫長的沉寂,遲遲未能迎來第二個上市企業的誕生。
就在奈雪的茶逐漸從“神壇”跌落之際,新茶飲賽道自去年起卻掀起了一輪新的上市熱潮。去年4月,茶百道率先打破新茶飲賽道多年的沉寂,成為繼奈雪的茶之后第二個登陸港股的玩家。
到了2025年,新茶飲品牌上市的步伐愈發密集,幾乎每一兩個月就有一家新茶飲品牌成功敲響上市的鐘聲。今年2月,古茗成為年內首個叩開港股大門的新茶飲玩家。一個月后,蜜雪冰城緊隨其后登陸港股。
4月,霸王茶姬另辟蹊徑,選擇在美股上市,為新茶飲品牌的上市之路開辟了新的方向。到了5月,滬上阿姨也不甘示弱,在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為新茶飲賽道的上市熱潮再添一把火。
隨著越來越多新茶飲玩家相繼在資本市場嶄露頭角,站在這些品牌背后的掌舵者們也成為了各大富豪榜上的常客。不過,資本市場風云變幻,由于各公司在資本市場的境遇不盡相同,這些新茶飲富豪們的身家變化也呈現出截然不同的軌跡。
時間回撥至2021年,奈雪的茶上市當年,創始人趙林、彭心夫婦以110億元的財富榮耀登上當年的《胡潤百富榜》,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但好景不長,次年他們的身家便縮水至55億元,2023年及以后更是徹底跌出榜單。
同樣遭遇財富滑鐵盧的新茶飲富豪,還有執掌著茶百道的王宵錕、劉洧宏夫婦。2023年,王宵錕夫婦二人憑借145億元的財富登上《胡潤百富榜》,但去年他們的財富跌至60億元,足足縮水85億元。
不過,正所謂“幾家歡喜幾家愁”。與前面這些財富大幅縮水的富豪不同,新茶飲賽道并非一片黯淡,仍有不少玩家在資本市場上演著創富神話。在今年發布的《2025胡潤全球富豪榜》中,古茗創始人王云安以90億元的財富成功闖進榜單。
而當下新茶飲賽道身家最為雄厚的大佬,當屬站在“雪王”背后的張氏兄弟——張紅超、張紅甫。在日前剛剛公布的《2025新財富500創富榜》中,他們以1179億元的身家力壓牧原股份的秦英林夫婦,成為新晉河南首富,書寫了屬于自己的財富傳奇。
盡管被外界調侃為“貧民窟男孩”“貧民窟女孩”的最愛,但在創始人張氏兄弟的精心運作下,“雪王”如今已風靡海內外,成為新茶飲行業的標志性品牌。目前,蜜雪冰城的市值在2000億港元附近徘徊,與當下風頭正盛的泡泡瑪特以及老鋪黃金一同被外界譽為“港股三朵金花”。
同樣在今年登上《2025新財富500創富榜》的新茶飲富豪,還有身世頗為坎坷的張俊杰。這位10歲父母離世、流浪7年、18歲才會認字的95后創業者,靠著一手打造的霸王茶姬以124.6億元的身家首次登上該榜單,成為新茶飲賽道又一個逆襲的傳奇人物。
統計發現,這些新茶飲富豪們的財富變化,與他們掌舵的公司在資本市場上的表現緊密相連。據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6月25日收盤,奈雪的茶的股價較發行價下跌超九成,跌幅在所有同行玩家中最為慘烈,茶百道則以48%的跌幅緊隨其后。
而霸王茶姬的股價(美股數據截至當地時間6月24日收盤)較發行價微增不到1%,滬上阿姨的股價較發行價上漲近兩成。至于門店數排在賽道第一、第二的蜜雪冰城、古茗,這兩者在資本市場上的表現最為亮眼,最新股價較發行價分別上漲約159%、146%。
不過,新茶飲賽道的競爭遠未到終點,未來行業的財富格局又將如何洗牌?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