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內汽車行業的17家領軍企業,包括一汽、東風、廣汽及賽力斯等,紛紛對外宣布了一項重要承諾:將供應商支付賬期限定在不超過60天。這一舉措迅速引起了廣泛關注。對此,工業和信息化部相關負責人于12日發表評論,高度評價了這些車企的承諾,認為這對推動汽車產業朝著更加健康、可持續的方向發展具有深遠意義。
該負責人強調,車企主動縮短支付賬期,不僅是對國家政策的積極響應,更是企業社會責任感的具體體現。此舉有助于構建更加和諧的“整車—零部件”合作關系,實現共贏發展。在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這樣的承諾無疑為行業樹立了標桿。
汽車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固與暢通,被視為產業轉型升級的基石。然而,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競爭加劇,產業鏈上的壓力逐漸顯現。部分供應商面臨貨款支付賬期延長、資金周轉困難等問題,這對產業的技術創新和可持續發展構成了潛在威脅。車企的此番承諾,無疑為緩解這一困境提供了有力支持。
工業和信息化部負責人進一步表示,將全力支持車企兌現承諾,并繼續引導整車企業與供應鏈企業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通過促進大中小企業之間的融通創新與協同發展,共同營造互利共贏的良好產業生態。這將有助于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的韌性和安全水平,為中國乃至全球汽車產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該負責人還呼吁廣大企業加強行業自律,共同抵制網絡亂象,如“網絡水軍”和“黑公關”等,以營造積極向上、文明有序的發展環境。他指出,當前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正處于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階段,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關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