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這家曾經風光無限的電動車巨頭,近期卻遭遇了華爾街投行的集體“看衰”。多家知名投資機構紛紛下調了對特斯拉的交付預期和盈利展望,揭示了這家企業正面臨的嚴峻挑戰。
高盛,作為華爾街最具影響力的投行之一,于周四發布了一份重量級報告。在這份報告中,高盛分析師將特斯拉二季度的交付預期從原先的41萬輛大幅削減至36.5萬輛。這一調整背后,是對全球核心市場需求疲軟、競爭加劇以及消費者熱情減退的深刻洞察。高盛指出,包括中國、美國和歐洲在內的關鍵市場,特斯拉的月度銷售數據均呈現出同比下滑的趨勢。
更令人擔憂的是,消費者情緒的惡化似乎已成定局。高盛引用了HundredX和Morning Consult的調研數據,顯示特斯拉在北美和歐洲的品牌關注度和購買意向均有所下滑。尤其是在加拿大、法國、德國和英國,消費者對于特斯拉的熱情明顯減退。
高盛的悲觀情緒并非僅限于短期。在報告中,分析師們對特斯拉未來三年的交付預期進行了全面下調。2025年至2027年,特斯拉的交付預期分別從170萬輛、195萬輛和220萬輛下調至157.5萬輛、186.5萬輛和215萬輛。伴隨銷量預期的下滑,特斯拉的盈利能力也備受質疑。高盛將特斯拉未來三年的每股收益預期進行了相應下調。
然而,并非所有華爾街的聲音都是悲觀的。Wedbush Securities的Daniel Ives,被譽為“馬斯克鐵粉”,他最近將特斯拉的12個月目標價從350美元大幅上調至500美元,這一預測在華爾街中顯得尤為突出。Ives認為,特斯拉即將推出的自動駕駛出租車Cybercab將成為重大催化劑,開啟自動駕駛的黃金時代。
與此同時,摩根士丹利也表達了對特斯拉的樂觀態度。大摩認為,特斯拉在制造、材料科學、導航自主系統、電機研發和機器人技術等領域的核心能力,使其在無人機領域具有顯著的競爭優勢。無論是商用還是軍用,特斯拉進軍航空市場的潛力都不可小覷。大摩預計,這一潛在市場的價值可能為特斯拉每股帶來100至1000美元的增值。
然而,與這些樂觀聲音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瑞銀分析師Joseph Spak的警告。他上周就指出,全球消費者對特斯拉品牌的熱情正在減退。瑞銀維持對特斯拉股票的賣出評級,并將12個月目標價定為190美元,較當時收盤價低33%。
在華爾街的這場“特斯拉之爭”中,各方觀點激烈碰撞。特斯拉的未來究竟如何?或許只有時間才能給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