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汽車產業的轉型洪流中,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正悄然上演。傳統燃油車市場的逐漸萎縮與新能源汽車賽道的激烈競爭交織在一起,讓眾多車企陷入了“賠本賺吆喝”的尷尬境地。面對這一困境,國家發改委于2025年5月20日明確提出,將著手整治汽車行業的價格戰、同質化競爭等亂象,旨在引導產業健康發展。
從2025年一季度的財報數據不難看出,即便是新勢力車企中的佼佼者——理想汽車,其營收也僅實現了1.1%的微增,而凈利潤卻同比下滑了20%,這無疑揭示了行業競爭的殘酷現實。即便是技術實力雄厚的比亞迪,雖然凈利潤同比增長高達100.4%,但其在研發上的投入也達到了驚人的542億元,顯示出頭部企業對于技術創新的執著追求。
在此背景下,關于“誰是車圈恒大”的討論甚囂塵上,行業面臨的低價低質、創新乏力等問題愈發凸顯。國家發改委指出,部分車企為了降低成本,不惜減配零部件,導致產品耐久性下降,長此以往將嚴重削弱整個產業鏈的競爭力。
面對這一嚴峻形勢,傳統車企的轉型已不再是選擇題,而是關乎生存的必答題。其中,東風汽車旗下的高端新能源品牌嵐圖,正以其獨特的探索之路,肩負著央企破局與產業升級的雙重使命。經過多年的深耕細作,嵐圖終于迎來了自己的高光時刻。
嵐圖在技術創新與體制創新上的雙重發力,使其成為行業改革的樣本。嵐圖汽車科技有限公司CEO盧放表示,嵐圖并不反對價格下探,但這種下探必須基于技術的創新和效率的改善,而非簡單的價格戰。嵐圖選擇通過全棧自研的差異化競爭路徑,來解決行業“內卷”的問題。例如,其ESSA原生智能電動架構支持多動力模式,成為全球首個兼容純電、混動、增程的模塊化平臺,大幅提升了產品的綜合性能。
在全棧自研的同時,嵐圖也積極尋求與優秀企業的合作。與華為的深度融合便是其中的典范。雙方深化戰略合作的最新成果——嵐圖FREE+,將搭載華為乾崑智駕ADS 4和鴻蒙座艙HarmonySpace 5,為用戶帶來前所未有的智能出行體驗。這款戰略車型經過4年的研發,投入超5億元,實現了1366項產品升級,真正體現了嵐圖“為用戶美好生活賦能”的理念。
作為央企中首個采用直營模式的汽車品牌,嵐圖通過“自營+伙伴”體系實現了與用戶的直連。這種模式不僅縮短了決策鏈條,還通過扁平化管理和矩陣式產品機制,將研發、生產、營銷全價值鏈打通。嵐圖FREE+的千余項功能優化中,70%源于用戶需求,真正實現了“用戶定義產品”。
在嵐圖的變革中,供應鏈的重塑成為了解決問題的關鍵。嵐圖以“鏈長”身份構建了自主可控的供應鏈體系,帶動了關鍵零部件的國產化。同時,嵐圖的智能化運行也帶來了效率革命。在武漢的智慧工廠中,嵐圖運用數字孿生技術降低了工藝設計成本,提升了產品質量。而“5G+工業互聯網”平臺則打通了研發、生產、銷售數據,顯著縮短了研發周期及交付周期。
嵐圖的改革成果正逐步轉化為全球競爭力。作為第一個進軍海外的國/央企新能源汽車品牌,嵐圖已經登陸了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2025年,其海外銷量同比近乎翻倍,中東市場也已建立銷售渠道。在國內市場,嵐圖官方預計下半年將迎來銷量的“爆發期”。嵐圖FREE+的預售即將開啟,目標月銷2萬臺,有望成為嵐圖打造的又一個爆款。
嵐圖的成功經驗表明,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在于構建不可復制的競爭壁壘。面對行業的價格戰和同質化競爭,嵐圖以“技術創新+體制重構+生態協同+數智賦能”的組合拳,為中國汽車產業提供了破局樣本。嵐圖的探索之路,不僅為行業提供了可借鑒的路徑,更引領著中國汽車產業在全球競爭中實現從跟跑到領先的歷史性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