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航天局的Flyeye望遠鏡項目近日取得了重大進展,在意大利馬泰拉成功捕捉到其“首道光”,這標志著全球范圍內夜間自動搜尋潛在危險小行星行動的啟動。
每隔幾分鐘,Flyeye望遠鏡就會拍攝一片新的天空區域,并通過專業軟件對連續圖像進行比較,以檢測任何微弱且快速移動的點,這些點可能是未被發現的小行星。一旦發現潛在目標,歐洲航天局近地天體協調中心的工作人員會立即進行驗證,并將數據發送給小行星中心,以便使用更大、更專業的望遠鏡進行后續觀測。
Flyeye望遠鏡的極寬視野使其能夠比以往更快地掃描夜空,尋找有趣或危險的物體。歐洲航天局行星防御負責人理查德·莫伊斯爾表示,Flyeye將成為行星防御的重要工具,其發現將與全球行星防御界共享。
2024年底,由OHB Italia制造的Flyeye原型機在馬泰拉附近的意大利航天局太空測地中心成功實現了“第一道曙光”。測試圖像顯示,所有16個光通道均已對齊,軟件管道也在正常運行。這一里程碑標志著Flyeye望遠鏡項目進入了新的階段。
接下來,Flyeye望遠鏡將被拆卸、包裝并運送到西西里島的Monte Mufara天文臺。Monte Mufara位于海拔1865米的Madonie自然公園內,擁有黑暗的天空、干燥的空氣和豐富的天文觀測歷史。歐洲航天局委托意大利EIE集團建造了一座能夠承受惡劣環境的天文臺,以容納Flyeye望遠鏡。
未來,一個由多達四臺Flyeye望遠鏡組成的網絡將分布在北半球和南半球,以進一步提高自動巡天的速度和完整性。Flyeye-2已經在規劃中,計劃于2028年在南半球進行部署。升級后的模型將保持其寬廣的視野,并能夠更快地檢測到較暗的小行星。北半球和南半球的望遠鏡將共同為歐洲提供24小時全天候的觀測能力。
科學家指出,Flyeye望遠鏡的及時部署對于行星防御至關重要。一個40米寬的物體與車里雅賓斯克流星相當,其潛在的破壞力巨大。通過提前發現這些危險小行星,人類將有更多時間來評估它們并制定應對措施。
Flyeye望遠鏡的夜間運營將與其他國際天文觀測項目密切合作,以最大化天空覆蓋率并減少重復觀測。任何可疑的天體都會被自動警報系統標記出來,并由人類天文學家進行進一步分析。如果后續數據表明存在潛在威脅,那么就會啟動相應的緩解計劃。
Flyeye望遠鏡項目不僅為歐洲提供了自主觀測天空的能力,還直接融入了全球行星防御網絡。通過與其他天文臺和機構的合作,Flyeye將成為保護地球免受小行星威脅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