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競爭近期愈演愈烈,不僅價格戰與價值戰頻發,更掀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口水戰”。這場風波始于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的一次公開言論,他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直接提出了“車圈恒大論”,警示行業內已存在潛在的巨大風險,只是尚未爆發。
魏建軍的此番言論迅速引起了廣泛關注,特別是他對某些車企降價幅度巨大卻仍能維持質量的質疑,更是讓輿論猜測紛紛。不少網友稱贊魏建軍敢于直言不諱,同時也好奇他所指的具體是哪家企業。
不久之后,輿論的矛頭逐漸指向了比亞迪,這引起了比亞迪方面的強烈不滿。比亞迪品牌及公關總經理李云飛在社交媒體上連續發文,用諷刺的語氣回應了魏建軍的言論,雙方你來我往,言辭愈發激烈。
李云飛不僅對比亞迪的財務狀況進行了詳細解釋,強調其遠好于其他車企,還表示已向有關部門反映了相關證據,將追究惡意詆毀者的法律責任。而魏建軍則針鋒相對,堅稱自己是在為行業的健康發展著想。
就在長城與比亞迪的爭端尚未平息之時,跨界造車的兩大品牌——華為與小米,也加入了這場“口水戰”。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在公開場合表示,有些企業僅憑強大的品牌力和流量就能賣出爆款產品,而華為雖然產品質量上乘,卻難以匹敵。這番言論被廣泛認為是在暗指小米汽車。
小米方面迅速作出回應,總裁盧偉冰強調小米汽車的成功源于強大的產品力,是小米價值觀的體現。隨后,小米創始人雷軍也親自下場,通過微博發布文章,雖然多次編輯,但最終保留了“詆毀,本身就是一種仰望”的配圖,被視為對余承東的間接回應。
這些企業之間的爭端并非突如其來。在過去,他們曾有過友好的交往與合作。雷軍曾公開表示與余承東關系不錯,兩人曾在烏鎮互聯網大會上把酒言歡。同樣,長城與比亞迪也曾有過惺惺相惜的時刻,雙方曾互相轉讓商標,展現了良好的合作關系。
然而,如今的商業江湖已不再是昔日的模樣,競爭日益激烈,昔日的盟友也可能成為今日的對手。在這場“口水戰”中,各方紛紛亮出自己的底牌,試圖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占據上風。
然而,有業內人士指出,汽車企業之間的競爭固然重要,但如果僅僅停留在互相攻擊的層面,或許會失去更重要的東西。在這個合作共贏的時代,國產汽車要走向世界,更需要的是攜手共進,而非內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