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車行業這場沒有終點的馬拉松中,每一個拐點都預示著新的變革。2025年,無疑成為了近期最為引人注目的轉折點。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近期的言論,更是引發了業界對于誰將成為汽車界新領軍者的廣泛猜測。然而,在這些猜測與質疑的背后,一個更為核心的問題逐漸浮出水面:在政策退坡和資本冷卻后,新能源汽車行業和企業進化的新動力何在?
關于這一問題的答案,業界存在多種聲音。有人認為,規模將是決定企業未來走向的關鍵,因為它直接關系到企業降低成本和系統化進化的能力。也有人主張,三電系統才是核心,因為電池的續航、耐寒耐熱性能直接決定了純電動車的普及范圍和安全性。更有人看好輔助駕駛技術,認為它將成為評判新能源車的重要標準。然而,這些觀點都未能觸及問題的根本。
實際上,無論是規模產能、三電系統還是輔助駕駛,其背后都涉及到基礎科學問題。未來支撐新能源汽車行業繼續進化的動力,將是對一個個具體而微的科學問題的攻克。這一點,已經得到了業界的廣泛關注。從市場銷量來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化。零跑汽車以驚人的增長速度,打破了小鵬汽車連續稱霸的紀錄,成為造車新勢力中的新王者。
零跑汽車的崛起,不僅代表了市場對其工程師思維的認可,更標志著“有科學精神的企業家”正成為新能源汽車產業升級的重要推動力。零跑汽車的創始人朱江明,憑借其在制造業和科研領域的豐富經驗,帶領零跑走上了以工程師思維造車的道路。這種回歸制造業本源、注重科研技術和產品質量的理念,使得零跑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朱江明深知,要想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取得成功,必須擁有自主可控的核心技術。因此,零跑選擇了全域自研的道路,通過軟硬件全域自研掌握核心技術,覆蓋三電系統、輔助駕駛、智能座艙等六大領域。這種成本控制邏輯,使得零跑能夠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同時,實現價格的優勢。通過近十年的技術積累,零跑已經形成了覆蓋智能電動汽車六大核心領域的技術閉環,并推出了多項領先技術。
在人才方面,零跑同樣展現出了強大的凝聚力。朱江明深知人才是技術創新的關鍵,因此他帶領的工程師團隊從最初的幾人增長到如今的5000人。這些工程師是零跑“全域自研,好而不貴”品牌價值的根本依托。他們不僅保證了零跑技術迭代的體系化和技術方向的不偏離,還實現了高研發費效比,打造了行業少有的極致高效且敏捷的智能電動技術研發團隊。
零跑汽車的成就,不僅體現在銷量和技術的突破上,更體現在其全球化的戰略布局上。零跑的銷售市場已經拓展至全球多個地區,擁有超過550家兼具銷售與售后服務功能的網點。同時,零跑還率先實現了“反向合資”的突破,與Stellantis成立的零跑國際合資公司,標志著中國汽車行業從技術“引進來”到“走出去”的轉變。未來,零跑還將繼續深化全球化戰略,進一步拓寬其在全球市場的份額。
零跑汽車的成功,是對工程師思維和科學精神的最好詮釋。在未來的發展中,零跑將繼續堅持技術創新和人才為本的理念,不斷攻克基礎科學問題,推動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持續發展。同時,零跑也將繼續深化全球化戰略,為全球消費者提供更多高品質、高配置的新能源汽車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