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車浪潮的沖擊下,傳統加油站正經歷前所未有的變革。張老板,一位經營多年加油站的老板,最近發現他的95號汽油銷量大幅下滑,罪魁禍首竟是那些高續航的國產電動車。這不,老王駕駛著自己的理想L9,僅用30元電費便輕松“蹭”走了充電位,這已是本月第三次了。與此同時,加油站旁的奶茶檔口卻生意興隆,日進斗金。
數據雖令人矚目,但電動車車主們也面臨著不少挑戰。杭州的網約車司機王師傅,開著比亞迪漢EV,每月確實能省下5000元的油費。然而,春節返鄉時,在服務區搶充電樁的狼狽經歷,以及北方冬天續航打七折的無奈,只有他自己深知。更令人心酸的是,二手市場上,三年車齡的電動車殘值率比燃油車低了15%,買時被譽為“理財神器”,賣時卻成了“電子廢鐵”。
面對這一趨勢,加油站也在積極尋求轉型。深圳某中石化加油站搖身一變,成為“易捷咖啡”,賣奶茶的收入竟比加油高出三倍,加油員也紛紛轉崗成為咖啡師。然而,燃油車死忠粉仍在堅守。修車廠李老板透露,霸道、帕杰羅等越野車的價格不降反升,越野愛好者們寧愿多花油錢,也要享受V8發動機的轟鳴。
在這場能源革命中,普通老百姓顯得尤為精明。一對新婚夫婦花了15萬購買了一輛插電混動車,市區用電每公里成本不到一毛錢,跑長途時燒油也毫無壓力。相比之下,車企們卻陷入了困境。寧德時代發布的鈉離子電池技術,能讓電動車成本再降30%,這意味著現在買頂配車型的車主,明年就可能面臨車型貶值的尷尬。
油車是否會走向滅絕?這或許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但看看現在仍有人熱衷于玩膠片相機,就不難發現,傳統與新興事物往往并存發展。未來的加油站,或許左邊是先進的800V超充站,右邊則是復古車俱樂部。對于普通人來說,買車或許應遵循“別追新潮,夠用就好”的原則。畢竟,省下的真金白銀,遠比在朋友圈曬續航截圖來得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