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汽車市場掀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價格大戰,各大車企紛紛祭出降價大旗,力圖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占據先機。比亞迪作為這場戰役的先發部隊,其王朝網銷售事業部總經理路天在微博上直截了當地宣布:“不含國補,不玩套路”,彰顯了比亞迪的降價決心。
早在今年3月底,比亞迪就率先對其非智駕版入門車型推出了限時“一口價”優惠,隨后在5月初又增加了智駕版車型的置換補貼。比亞迪的降價活動不僅時間長、覆蓋面廣,而且力度之大前所未有。5月23日,比亞迪再次發起第三輪降價,王朝網的限時補貼政策從5月23日持續到6月30日,且限時價格不含國補;而海洋網車型的限時價格則包含了國補及比亞迪置換補貼。
在這場降價風暴中,比亞迪的多款車型價格大幅下調。海豹07 DM-i智駕版從指導價15.58萬元降至一口價10.28萬元,降價幅度高達5.3萬元;海鷗智駕版首次下探至5萬級,起售價僅為5.58萬元;秦PLUS DM-i智駕版也較3月再降6000元,起售價降至6.38萬元。值得注意的是,王朝網和海洋網之間似乎也出現了競爭態勢,秦L DM-i智駕版和海豹06 DM-i智駕版這兩款兄弟車型,一口價分別定為7.98萬元和7.68萬元。
面對比亞迪的猛烈攻勢,吉利和奇瑞迅速作出反應。吉利星愿在A0級市場表現搶眼,今年前4個月銷量高達12.55萬輛,上市221天就迎來了第20萬輛量產車下線的里程碑。奇瑞則充分發揮其在燃油車市場的傳統優勢,瑞虎3x以3.49萬元的驚人底價搶占市場。5月26日,吉利汽車跟進降價,銀河系列多款車型限時補貼,補貼后價格包含國補和品牌置換補貼。其中,星愿降價9000元至5.98萬元,與海鷗形成直接競爭;銀河L7 EM-i起售價9.98萬元;銀河E8起售價13.48萬元。6月2日,吉利汽車又啟動了“吉利購車節”活動,新一輪的優惠延續了上述價格。
奇瑞也不甘落后,于5月28日啟動了“百億廠補”活動,活動截止時間為6月2日,包含國補和品牌置換補貼。奇瑞、星途、捷途、iCAR四大品牌超過30款車型參與降價,最高降價幅度達5.5萬元。其中,瑞虎3x起售價僅為3.49萬元,較指導價腰斬近50%;瑞虎8 PLUS部分版本降幅超過3萬元。
與此同時,長安汽車也加入了這場價格戰。5月28日,長安UNI-Z及UNI-Z PHEV車型上市,分別采用燃油和插混動力。其中,UNI-Z推出2款配置車型,官方指導價為11.59萬至12.49萬元,疊加煥新禮后(含國補),綜合優惠8.09-8.99萬元;UNI-Z PHEV同樣提供兩款配置車型,官方指導價為12.69萬至13.39萬元,疊加煥新禮后(含國補),綜合優惠8.69-9.39萬元。
合資品牌與新勢力品牌也未能置身事外,但降價力度有所不同。5月26日,上汽通用旗下別克品牌將君越“一口價”定為15.99萬元,較原20萬級定位大幅下探;昂科威起售價降至16.99萬元。5月25日上市的凱迪拉克XT4,全款價降至15.99萬元起,降幅約25%。新勢力品牌中,零跑汽車將C16增程版定為“一口價”11.18萬元,降價3.7萬元;C11增程版起售價降至10.38萬元。智己汽車則將LS6限時起售價定為19.49萬元,直降4.5萬元。
這場看似非理性的價格廝殺,實則暗含了汽車行業的深深焦慮。銷量目標承壓、庫存高企、政策激活市場、技術迭代加速以及行業格局重構,這五大原因共同推動了這場價格戰的爆發。車企們為了提升銷量、消化庫存、爭奪政策紅利、應對技術競爭以及避免被淘汰出局,紛紛選擇了降價這一最直接有效的手段。
然而,降價潮帶來的市場刺激雖然立竿見影,但狂歡之下也隱藏著深深的隱憂。行業生態正遭受深層傷害,中國汽車制造業利潤率大幅下滑,已逼近生存紅線。在微薄的利潤中,技術研發投入或將受到影響,上供應鏈承受重壓,下游經銷商面臨“越賣越虧”的困境,頻繁降價還導致二手車貶值加速。部分車企被質疑存在“偽降價”行為,而質量安全風險也愈發凸顯。
為了應對這一現狀,政策層面開始釋放干預信號。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文明確反對“內卷式價格戰”,工信部也同步表態將整治無序競爭,試圖為愈演愈烈的降價潮劃定邊界。這場以“生存之戰”為名的價格混戰,表面上讓消費者獲得了短期實惠,實則暴露了行業在轉型期的集體焦慮。當技術降本的空間逐漸觸頂,而質量底線遭遇挑戰時,車企們或許需要重新審視:真正的競爭力,從來不是靠犧牲安全與信任換來的低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