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債務重壓之下,高合汽車的復工之路顯得尤為艱難。近日,隨著黎巴嫩資本的介入,這家停擺一年多的電動汽車制造商似乎看到了重生的曙光。
據悉,今年5月22日,江蘇高合汽車有限公司正式注冊成立,注冊資本約1.43億美元。新公司由海外資本EV Electra Ltd.控股,持有69.8%的股份,而此前高合汽車的母公司華人運通僅持有30.2%的股份。公司法人也由EV Electra的巴勒斯坦裔創始人Jihad Mohammad擔任。這一變動標志著高合汽車正式進入了復工倒計時。
為了評估復工所需的資金和資源,高合汽車已經采取了一系列行動。據知情人士透露,上個月,高合向部分一線老員工發送了一份非公開的調查問卷,詢問他們是否愿意在高合恢復運營后回流。同時,高合也向其原先的部分配件企業發出了復工問詢,主要關注工廠復工的準備時間、供應商恢復零部件供應的時間以及債務償還的金額和方式等。
然而,盡管有了新資金的介入,高合汽車的復工之路仍然面臨諸多挑戰。一位前高合員工透露,由于資金鏈斷裂,高合的產線基層已經大規模遣散,重新招聘和培訓員工需要時間。鹽城雖然汽車上下游配套齊全,但資金能否順利到賬仍是復工的關鍵。
新入局的EV Electra是一家由黎巴嫩資本創立的電動汽車初創企業。據財聯社報道,EV Electra已承諾在未來三年內向高合汽車提供不少于10萬輛或價值不低于30億美元的海外采購訂單。然而,EV Electra自成立以來,其量產和銷售情況一直未有明確的公開信息,這也引發了外界的質疑。
高合汽車的復工計劃已經初步展開。目前,高合位于江蘇鹽城的悅達起亞一廠已經開始改動產線,進入整理試生產階段。工廠將維持15萬輛的年產能目標不變,并計劃在2025年10月之前與所有供應商達成債務和解。為了快速恢復生產,高合正在積極爭取用最短的時間、更低的成本盤活整個供應鏈體系。
不過,高合汽車的債務問題仍然是一個巨大的障礙。根據相關裁定書披露,截至2024年8月31日,華人運通系52家公司的合并口徑賬面負債總額高達157.81億元,而賬面資產總額僅59.83億元。在預重整期間,債權人申報的債權金額合計約228億元,初步審查確認的金額已經超過100億元。
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新能源汽車賽道上,高合汽車的缺席已經一年多。如今,隨著比亞迪等車企紛紛推出高階智駕系統,高合在智駕領域的劣勢愈發明顯。據前高合員工透露,原高合汽車的智駕研發團隊規模較小,與小鵬和華為等企業的研發規模存在很大差距。高合的主力車型HiPhi X和HiPhi Y雖然定位高端豪華市場,但銷量一直難以支撐研發與渠道成本。
盡管EV Electra的介入為高合汽車帶來了新的資金和資源,但資金缺口、供應鏈重建、智駕技術等核心問題仍未得到根本解決。高合還缺乏官方的復產時間表。因此,若投資人的資金未能及時到位,高合汽車仍可能重陷困境。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高合能否成功復活,仍需時間給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