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華都市的燈火闌珊之中,我們依然有機會抬頭仰望,捕捉到夜空中璀璨的星辰,尤其是那些引人矚目的行星。
2025年,對于天文愛好者而言,是一個尤為特別的年份,因為這一年我們迎來了觀賞火星的絕佳時機。1月12日,火星沖日現象上演,火星、地球和太陽幾乎排成一線,火星距離地球之近、亮度之高,堪稱近年來之最,星等高達-1.3等。在這前后一個月內,火星都保持著極高的亮度,成為夜空中一顆耀眼的明珠。即便時至今日,火星的星等仍保持在1.2等左右,但要想再次目睹如此璀璨的火星,恐怕要等到2027年了。
除了火星之外,金星、木星、土星以及水星這些我們耳熟能詳的行星,也在夜空中閃爍著它們獨特的光芒。盡管城市的燈火輝煌,但只要我們抬頭仰望,就能與這些行星建立起不解之緣,感受到星空的魅力。
對于想要在夜空中找到這些“有趣”行星的天文愛好者來說,了解一些實用的觀測技巧是必不可少的。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一個天文學上的概念——星等,它是用來衡量星星明暗程度的一種標準。簡單來說,星等的數值越小,表示天體的亮度越高。例如,金星作為天空中除了太陽和月亮之外最明亮的自然天體,其亮度常常達到-4等左右,即使在晚霞的映襯下也顯得格外耀眼。木星則常常以-2等的亮度出現在夜空中,比最亮的恒星天狼星還要明亮。土星的亮度約為0等,與織女星不相上下。而火星的亮度則因其與地球的距離變化而波動較大,最亮時甚至能超過木星,最暗時則接近2等。水星作為離太陽最近的行星,其亮度也會隨著與太陽的距離變化而劇烈波動。
觀測行星的時機和位置也是至關重要的。金星和水星位于地球軌道內側,因此它們通常只能在日落之后或日出之前在太陽附近被觀測到。特別是水星,由于其與太陽的角距離較近,每年只有在出現大距天象時才容易觀測。而金星則相對容易觀測一些,最近幾個月,我們可以在凌晨三點左右看到它從東方地平線升起。火星、木星和土星則位于地球軌道之外,觀測起來相對容易。火星目前正在獅子座運行,日落后很容易在西方高空找到這顆淡紅色的星球。木星則已經運行到距離太陽較近的天空區域,下一次木星沖日要等到明年1月10日左右。而土星則在雙魚座運行,每天凌晨從東方升起,要想在上半夜觀測到這顆套著光環的行星,需要等到今年下半年。
如今,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有了更多便捷的方式來觀測和辨識夜空中的行星。一些優秀的星圖App不僅能夠幫助我們辨認此時此刻的星空,還能模擬未來某地的星空情況,為我們的觀測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回望歷史,古人通過觀測行星的位置來指引航向。而今,我們已經能夠派遣探測器登陸另一顆行星,探索宇宙的奧秘。繼2021年我國“天問一號”成功登陸火星之后,“天問二號”也將承載著我們的期望,踏上遙遠的深空之旅。問天之路,我們已經勇敢啟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