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地球的紅色鄰居,在5月29日迎來了一次天文學上的重要時刻——其北半球迎來了夏至。這一天,太陽直射點達到了火星的最北端,北緯25.19度。這一現象引發了人們對火星季節變化的好奇:火星為何也有夏至?它的夏季與地球有何異同?
據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科普主管王科超介紹,火星的季節變化并非孤立現象。與地球相似,火星既圍繞太陽公轉,也進行傾斜自轉。火星的軌道傾角為25.19度,略大于地球,其自轉周期稍長于地球,約為24小時37分22秒。因此,火星同樣擁有四季變化和晝夜更替。
火星的公轉周期約為687天,太陽的直射點在其南、北緯25.19度之間移動。當太陽直射點達到火星最北端時,即北緯25.19度,標志著火星北半球的夏至到來。盡管火星與太陽的平均距離約為2.3億公里,遠大于地球與太陽的距離,導致火星全年平均溫度極低,但夏至后,火星北半球的氣溫會有所上升。
王科超表示,火星夏季時,白天被太陽直射的地方地表最高溫度可達20攝氏度左右,盡管其全年平均溫度仍在零下60攝氏度左右。火星的軌道周期約為地球的兩倍,因此其每個季節的持續時間也大約是地球的兩倍。然而,由于火星公轉軌道的偏心率較大,其四季時間并不均衡。在火星北半球,夏季比冬季長約一個月,秋季也長于春季。
值得注意的是,火星北半球夏至時,火星位于軌道遠日點附近,因此其北半球夏季的南北半球溫差較小,風暴也較少。相比之下,火星南半球在夏至時位于軌道近日點附近,其夏季比北半球夏季溫暖,南北半球溫差更大,風暴也更為強烈。這一現象進一步揭示了火星季節變化的復雜性和獨特性。
火星的夏至不僅是一個天文學上的重要時刻,更是人們對火星季節變化深入研究的契機。隨著人類對火星探測的不斷深入,我們有望揭開更多關于火星季節變化的神秘面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