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旅行規劃領域,AI技術正逐漸嶄露頭角,但用戶的實際體驗卻呈現出一種復雜的態勢。春節期間,Wendy帶著父母前往北京旅游,她嘗試使用了DeepSeek這一AI旅行規劃工具來制定詳細的行程。然而,由于路況的不確定性、游客眾多以及父母的體力問題,原定的行程大多未能實現,這讓她對AI旅行規劃的可靠性產生了質疑。
Wendy的經歷并非個例。一位旅行定制師透露,她接觸的客戶中,許多人都會拿著AI生成的旅行計劃來咨詢,但其中不乏明顯的錯誤,如行程安排不符合人數需求、推薦的景點信息過時等。這位定制師認為,所謂的“AI旅游定制師”仍存在大量夸大宣傳的現象。
隨著AI技術在旅行場景的深入應用,眾多OTA大廠和AI原生旅行企業應運而生,AI旅行規劃已成為旅行行業的新熱點。在AI創業圈中,AI旅游被視為繼AI搜索、AI繪畫之后的又一熱門領域。然而,盡管AI旅行產品層出不窮,但用戶的實際體驗卻參差不齊。
目前市場上的AI旅行產品大致可以分為四類:chatbot類產品、傳統OTA大廠類產品、通用型AI產品以及旅行垂類產品。從用戶反饋來看,大多數用戶并不會完全依賴某一種AI旅行產品,而是會組合使用多種產品來制定旅行計劃。雖然AI旅行產品在信息整合、旅行動態管理等方面表現出了一定的可用性,但在可靠性方面仍有待提高。
例如,許多AI旅行產品在推薦旅行地點時,往往會因為點位不全而導致行程過于大眾化。同時,在信息動態性、豐富性和準確性方面,AI旅行產品也未能完全滿足用戶的需求。這導致許多用戶在制定旅行計劃時,仍然會尋求旅行定制師的幫助,對AI的規劃持半信半疑的態度。
AI旅游市場的繁榮背后,也隱藏著一些殘酷的現實。一方面,市場上已經出現了大魚吃小魚的現象,一些小型AI旅行創業公司被大型公司收購或吞并。另一方面,盡管AI旅行領域吸引了大量創業者涌入,但真正能夠脫穎而出的產品并不多。許多創業者面臨著資金短缺、產品調試困難等問題,難以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立足。
傳統OTA大廠對AI技術的態度也相對保守。盡管一些大廠正在與AI公司合作探索垂直領域的智能化應用,但他們并不認為AI將完全取代傳統的旅行規劃方式。Airbnb和Booking Holdings等巨頭的高管都表示,目前AI在旅行規劃領域的應用仍處于早期階段,未來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在AI旅行創業群體中,既有來自科技大廠的人才,也有連續創業者和旅游行業的專家。他們大多對旅游充滿熱愛,并希望借助AI技術為旅行行業帶來創新。然而,在商業化方面,這些創業者面臨著不同的選擇:是追求快速成果還是注重社區建設?前者需要高舉高打,快速制定付費壁壘并落地B2B解決方案;后者則需要堅持做較慢的生意,對商業化保持克制。
對于AI旅行產品的未來發展,業內人士認為,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市場的逐漸成熟,AI旅行產品有望在提高可靠性和個性化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然而,這并不意味著AI將完全取代傳統的旅行規劃方式。相反,AI與傳統旅行規劃的結合將為用戶提供更加多元化和個性化的選擇。
同時,AI旅行產品的創業者也需要認識到市場的殘酷現實,不斷調整和優化產品,以滿足用戶的需求和期望。只有這樣,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成為真正的行業領導者。
在AI技術不斷滲透旅行行業的背景下,用戶的旅行規劃方式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雖然AI旅行產品仍存在一些問題和挑戰,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市場的逐漸成熟,相信未來AI將為旅行行業帶來更多的創新和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