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小米汽車陷入了車主們的強烈不滿之中,眾多SU7 Ultra車主紛紛要求退車,這一風波引起了廣泛關注。
據報道,多名SU7 Ultra的準車主對車輛的高價選配部件——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提出了質疑。他們表示,在購車時,該部件被宣傳為具備賽車級品質、雙風道空氣動力學設計,能夠輔助散熱、提升下壓力,并減重以提高整車性能。然而,首批交付的車主實測后發現,這一部件既無法有效導流,也難以產生宣傳中的下壓力效果,實質上成為了一個昂貴的裝飾品。
一位車主憤怒地表示:“我們花了4.2萬元買的碳纖維機蓋,宣傳時說得天花亂墜,結果提車后才發現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面對車主們的質疑,小米汽車方面給出了回應。他們表示,在最早的量產計劃中,SU7 Ultra量產版已經具備了足夠的綜合性能,原本并沒有計劃推出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這一部件主要是為了復刻原型車的外觀,并提供部分氣流導出和輔助前艙散熱的功能。小米汽車承認在之前的宣傳中信息表達不夠清晰,并向車主們表示歉意。
為了平息車主們的不滿,小米汽車提出了解決方案:對于未交付的訂單,將提供限時改配服務,車主們可以選擇改回鋁制前艙蓋;對于已經提車或在限時改配結束前選配了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的車主,小米汽車將贈送2萬積分以示誠意。
然而,車主們對此并不買賬。他們指出,小米汽車在宣傳時曾多次強調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的性能優勢,甚至雷軍也在直播中提到了這一部件的內部結構改動。這些宣傳內容吸引了大量消費者為此支付額外費用,并等待了約兩個月的交付期。然而,實測結果卻與宣傳大相徑庭,讓車主們感到被欺騙。
更有車主親自拆解了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發現所謂的“雙風道高效導流”設計根本無法有效引導空氣至剎車系統,也未能產生宣傳中的下壓力效果。這一發現讓車主們對小米汽車的誠信產生了嚴重質疑。
小米汽車在4月30日推送的1.7.0版本更新中也引發了車主們的不滿。新版本在SU7 Ultra上增加了一個“排位模式圈速考核”功能,車機系統更新后鎖住了半數馬力,用戶需要“刷賽道成績”才能解鎖性能。這一做法被車主們視作侵犯了他們的選擇權,并削弱了產品的價值。
面對車主們的強烈反應,小米汽車方面再次回應稱,已經暫停了這次推送,并將在下個版本更新中解決問題。他們表示已經開始推進新版本的開發和測試,預計用時4-8周。
在5月10日,小米集團創始人雷軍通過個人微博首次公開回應了近期的風波。他坦言過去一個多月是創辦小米以來最艱難的時期,并透露曾因情緒低落取消了會議、暫停了出差及社交媒體互動。
此次小米汽車的風波無疑給其品牌形象帶來了不小的打擊。車主們要求退車的呼聲越來越高,甚至有車主已經委托律師進行維權。這一事件再次提醒了企業在宣傳和推廣產品時需要更加謹慎和誠實,以免引發消費者的不滿和信任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