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汽車高級副總裁徐軍近期在一場深度訪談中,回顧了公司發展歷程中的艱難時刻,并分享了公司的戰略轉型與行業觀察。在訪談中,徐軍坦誠地講述了零跑汽車在生死邊緣徘徊的經歷,以及如何通過一系列策略實現自救。
徐軍透露,兩年前,零跑汽車面臨巨大的生存挑戰。當時,公司賬面顯示有超過一萬臺的訂單,這似乎為公司的發展帶來了一絲曙光。然而,當徐軍深入調查后發現,這些訂單中充斥著大量虛假信息,真正可落實的訂單數量遠低于預期。這一發現讓公司管理層意識到,零跑汽車正站在懸崖邊上。
更糟糕的是,徐軍接手公司時,正值新能源汽車行業風口即將關閉。過去,由于電池價格持續上漲,車企只要能夠造出車并拿到電池和芯片,就能輕松獲利。然而,當徐軍加入零跑時,市場環境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電池價格開始下跌,市場競爭愈發激烈,零跑汽車必須在短時間內拿到更多真實訂單,同時消化庫存,才能避免被市場淘汰。
為了應對這一危機,徐軍將華為的DSTE戰略模型引入零跑汽車,并確立了“結構性降本”作為公司的核心戰略。這一戰略的實施,為零跑汽車后續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如今,降本增效已經成為零跑汽車所有工作的核心。
在談到經銷商模式時,徐軍指出,當前新能源汽車行業普遍存在經銷商盈利困難的問題。庫存、人員和房租成為經銷商面臨的三大難題。為了打破這一困境,零跑汽車摒棄了傳統的壓貨模式,轉而采用以訂單匹配庫存的發貨方式。這一舉措有效降低了經銷商的經營壓力,提高了市場響應速度。
對于汽車行業的內卷現象,徐軍認為,行業內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他以營銷體系為例,指出通過數字化手段對營銷鏈路上的每個環節進行標簽化管理和重新組合,可以實現更加精準和高效的營銷。這種數字化轉型不僅有助于降本增效,還能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在談到中國汽車市場的未來發展時,徐軍表示,市場將經歷四個階段:進入期、成長期、焦灼期和成熟期。目前,市場正處于焦灼期,玩家數量在減少,價格戰和內卷現象有所緩解。但徐軍認為,這并不意味著市場已經趨于穩定。相反,這是一個淘汰賽的階段,只有能夠適應市場變化、不斷創新的企業才能最終勝出。
在徐軍的帶領下,零跑汽車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績。根據公司發布的財報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零跑汽車收入達到100.2億元,同比增長187.1%。銷量同比增長162.1%,單車收入同比增長4.9%。同時,公司權益持有人應占虧損也大幅收窄,同比減少了8.8億元。這些成績的取得,充分證明了零跑汽車戰略轉型的成功。
零跑汽車在2025年3月和4月連續位居中國新勢力品牌銷量第一名。這一成績的取得,不僅是對零跑汽車產品品質的認可,也是對公司營銷策略和渠道建設的肯定。未來,隨著市場的不斷變化和競爭的加劇,零跑汽車將繼續堅持降本增效的戰略方向,不斷創新和突破,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優質的新能源汽車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