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汽車行業內關于“智駕”與“輔助駕駛”的表述變化引起了廣泛關注。多家車企紛紛調整宣傳策略,將原先的“智駕”概念調整為更為準確的“輔助駕駛”,并在各大社交平臺引發了熱烈討論。為了深入了解這一變化在銷售終端的實際影響,記者走訪了北京市南部和東部的多家汽車門店,親身體驗了蔚來、理想、小鵬、小米汽車、極氪、廣汽豐田、東風日產、長城汽車等品牌的主流車型。
在走訪過程中,記者發現,多數汽車銷售人員在介紹車輛輔助駕駛功能時,都會首先強調當前車輛屬于L2級別的輔助駕駛系統。這一表述與工信部此前強調的智能網聯汽車產品需明確功能邊界和安全措施的要求相呼應。例如,在小米汽車的門店內,銷售人員明確表示“智駕”是錯誤說法,而另一位銷售人員雖然提及了“智駕”,但在具體介紹時仍回歸到了“輔助駕駛”的概念。
相比一個月前的探訪,現在大部分銷售人員在介紹輔助駕駛功能時,更加注重規范用語,避免了“零接管”“自動駕駛”等可能引起誤解的表述。他們更加強調操作規范,如手扶方向盤是開啟輔助駕駛功能的必要條件。在試駕環節,銷售人員普遍會手扶方向盤進行演示,并明確告知駕駛員在何種情況下可以短暫離開方向盤,以及何時需要全程扶著方向盤。
盡管銷售人員在開場時采用了規范的術語,但在后續的產品講解和試駕過程中,“智駕”這一表述仍然頻繁出現。當被問及“智駕”與“輔助駕駛”的區別時,多數銷售人員表示兩者并無實質性差異,只是稱呼上的變化,“智駕”聽起來更高級一些。這一發現表明,盡管車企在宣傳策略上進行了調整,但銷售終端的用語習慣仍然需要一段時間來逐步規范。
在門店內擺放的產品介紹物料中,小鵬汽車、理想汽車、廣汽豐田、長城魏牌、小米汽車等品牌仍然帶有“智駕”字樣,而極氪和蔚來則未出現該表述。值得注意的是,東風日產雖然將“輔助駕駛”宣傳語貼在門店內,但部分銷售人員在實際介紹時,仍然將自動駕駛與高速領航功能相混淆。
在廣汽豐田的門店內,一位新能源汽車銷售領域的新人在試駕過程中全程脫手操作輔助駕駛功能,并聲稱該車輛可以實現全域智駕,基本不用接管。然而,在試駕結束后,他又強調用戶需要隨時注意前方情況,將車輛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里。這一矛盾的說法引發了記者對銷售人員培訓和專業知識的擔憂。
整體來看,雖然車企在宣傳策略上進行了調整,但銷售終端的用語習慣、銷售人員對輔助駕駛功能的理解以及實際操作規范等方面仍然存在較大差異。這要求車企在推廣新技術的同時,也需要加強對銷售人員的培訓和管理,確保消費者能夠準確理解并安全使用車輛的輔助駕駛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