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披露了一則關于新能源汽車領域企業的信息變動。據悉,青島集度科技服務有限公司與義烏集度科技服務有限公司,這兩家企業的法定代表人同為極越汽車的CEO夏一平,目前均因聯系不暢問題被相關市場監督管理局列入了經營異常名錄。
這兩家公司均成立于2023年10月,注冊資本均為1000萬元人民幣,業務范圍涵蓋了新能源汽車的銷售、生產測試設備的供應以及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的運營等多個方面。它們的股權結構顯示,這兩家公司均由集度科技(武漢)有限公司全資控股。
值得注意的是,集度科技(武漢)有限公司及其在廣州的子公司——廣州集度科技服務有限公司,先前也因同樣的原因被列入了經營異常名錄。這一系列事件引起了業界對極越汽車及其關聯企業經營狀況的廣泛關注。
極越汽車,其前身是上海集度汽車,于2021年由百度和吉利兩大巨頭聯合發起設立。其中,百度持股55%,吉利持股45%。2023年10月,極越汽車推出了其首款車型極越01,然而市場表現卻不盡如人意,上市初期兩個月內的銷量僅為3000臺。
受銷售業績不佳的影響,百度和吉利逐漸減少了對極越汽車的資金支持。到了2024年12月,極越汽車因資金鏈緊張而陷入運營停滯狀態。這一困境直到2025年4月底才有了新的轉機。前極越汽車公關總監徐繼業在社交媒體上透露,極越汽車可能不會走向破產,因為集度董事會已經批準了重組計劃,并且正在與三到四家潛在的合作方進行談判。
不過,截至目前,關于重組的具體進展,極越汽車官方尚未給出正式回應。這一系列事件無疑為新能源汽車行業帶來了新的思考,關于企業的穩定經營與風險控制成為了業界討論的熱點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