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領軍者,上周五宣布了一項震撼市場的舉措——對旗下22款車型實施大幅度降價,最高降幅達到5.3萬元。這一消息公布后,比亞迪港股股價接連兩日大幅下滑,累計跌幅接近10%。
此次降價行動,市場普遍解讀為不僅僅是比亞迪的一次簡單促銷活動,而是可能預示著新能源汽車行業即將迎來一場前所未有的價格戰。高盛分析師直言不諱地表示,他們站在賣方的立場看待這一事件。花旗分析師則預測,國內其他汽車制造商很可能會跟隨比亞迪的腳步進行降價。然而,中金公司持不同觀點,他們認為此次降價已在市場預期之內,且實際降價幅度并未如比亞迪官方宣布的那般夸張。
比亞迪此次促銷覆蓋了王朝網和海洋網的共計22款智能駕駛版車型。其中,海豹07DM-i智能駕駛版的降價幅度尤為引人注目,限時一口價僅為10.28萬元,較指導價直降5.3萬元,降幅高達34%。海洋網的10款車型限時起售價為5.58萬元,而王朝網的12款智能駕駛版車型在限時補貼后的起售價更是低至6.38萬元,這一價格區間已經觸及了6萬元級別,對傳統燃油車的價格體系構成了直接沖擊。
比亞迪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連續推出三次促銷活動,且此次促銷的力度和涉及的車型數量均遠超以往。從3月底的非智能駕駛版入門車型降價,到5月初的智能駕駛版置換補貼,再到此次覆蓋面最廣、力度最大的限時補貼,比亞迪的降價策略呈現出不斷加碼的趨勢。
比亞迪頻繁降價背后,折射出新能源汽車市場面臨的嚴峻挑戰。據中國乘用車協會數據顯示,4月份中國汽車庫存量高達350萬輛,相當于57個庫存日,創下了自2023年12月以來的新高。摩根士丹利分析師Tim Hsiao指出,盡管部分優惠措施自4月起就已實施,但比亞迪此次正式公告無疑釋放出了終端市場壓力巨大的強烈信號。
從銷售數據來看,比亞迪今年1-4月的累計銷量約為138萬輛,僅占其550萬輛年度目標的四分之一。要實現30%的同比增長目標,比亞迪下半年的銷售壓力可謂巨大。在此背景下,即便是市場領頭羊也不得不通過價格手段來刺激銷量。
對于比亞迪的大幅度降價,華爾街投資銀行態度謹慎。高盛分析師Shubham Ghosh明確表示,他們站在比亞迪的賣方立場。中金公司分析師則試圖緩解市場擔憂,指出此次促銷此前已有一定預期,并分析了實際降價幅度低于表面數字的原因。然而,投資者更加關注的是價格戰對整個行業盈利能力的長期影響。
高盛分析師Keita Umetani在研報中指出,電動汽車板塊持續承壓,比亞迪宣布對22款車型進行促銷折扣后,股價大幅下跌8.6%,投資者對其盈利能力和毛利率表示擔憂。同行企業的跟進動作也加劇了市場的擔憂情緒。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比亞迪此次降價將對當前車市價格戰產生一定影響。
盡管今年前四個月國內降價車型數量較去年同期有所減少,價格戰有所降溫,但比亞迪的這一舉動可能重新點燃戰火。在年銷量目標的壓力下,車企為了爭奪市場份額勢必會展開更加激烈的競爭。崔東樹預計,下半年車企的競爭將不再局限于低水平的“內卷”,而是以多元化的方式來提升產品競爭力。
花旗研究分析師在報告中寫道,他們預計同行企業會效仿比亞迪進行降價。事實上,重慶長安汽車已經宣布其Deepal S07車型降價2.5萬元,浙江零跑也對其C16全尺寸跨界SUV和C11中型SUV進行了降價。中金公司也指出,部分傳統品牌在面對直接競爭壓力時,會酌情考慮跟進促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