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25年“五一”小長假的到來,新能源汽車的出行熱潮再次席卷全國,各大高速公路服務區與熱門景區充電站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繁忙景象。國家電網智慧車聯網平臺的數據顯示,僅假期前兩天,全國高速服務區的新能源汽車充電量便高達1590萬千瓦時,與2024年同期相比,增幅達到了28%,刷新了歷史記錄。
滬渝高速枝江西服務區,在上午十點多的時候,自駕出游的新能源車主們正有序地在充電站進行充電。盡管正值車流高峰,但充電車位依然充足,車主們無需長時間等待即可為愛車補充能量。
在浙江,沈海高速慈城服務區充電站作為省內最大的高速公路服務區充電站,47臺充電樁全負荷運轉,雖然站內“滿員”,但并未出現擁堵現象,車主們的充電體驗相對順暢。
為了進一步提升新能源車主的出行體驗,2025年,我國加快了充電樁建設的步伐,特別是大功率快速充電樁和超級充電樁的布局。榮烏高速文登服務區新增了2臺160千瓦雙槍直流快充樁,使得車主們的排隊等待時間大幅縮短了70%。
而在煙臺,為了應對“五一”假期的客流高峰,當地電力部門加大了鄉村地區的快充樁建設力度,成功建成了50座鄉鎮公共快充站,實現了城市核心區“5公里充電圈”以及鄉鎮公共快充站的全覆蓋。
南京江寧的“光儲充換檢”一體化全綠電示范充電站更是成為了當地的亮點。該充電站不僅配備了4臺超充充電樁和12臺快充充電樁,還引入了軌道充電機器人、移動式儲能機器人等智能化產品,為不同車型提供了更為便捷的充電服務。
陜西茂陵景區在“五一”假期也迎來了游客數量的激增。為了應對這一變化,當地電力部門對景區內的充電樁進行了深度優化,將充電功率提升至原先的三倍,極大地縮短了游客的充電時間。
在深圳市的大梅沙自駕熱門景點,剛剛投運的超充示范站也迎來了充電高峰。該示范站采用了全球領先的600千瓦液冷超充技術,使得一輛新能源汽車在短短10分鐘內便能補充足夠的電量,行駛50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