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屆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正在黃浦江之濱如火如荼地進行,4月25日,單日參觀人數首次躍升至10萬人次以上,標志著這一盛會的熱烈反響。與往屆相比,今年的車展呈現出一種截然不同的風貌,流量明星與車模的風光不再,取而代之的是飛行汽車、人形機器人以及一系列尖端汽車技術的璀璨亮相,成為全場矚目的焦點。
一位參觀者感慨道:“以前來車展主要是為了看豪車和概念車,現在卻更像是走進了一場科技盛宴!”這種變化,正是車展轉型的生動寫照。
步入展廳,各大車企紛紛亮出自家的科技“肌肉”,特別是自主品牌,從白車身、汽車底盤到智能座艙、動力電池,技術展示琳瑯滿目,彰顯了在新能源浪潮中,自主品牌的技術自信與創新實力。在北汽集團的展臺上,不僅新車和概念車吸引眼球,智能座艙、動力電池以及整車平臺等核心技術的展示,更讓觀眾大開眼界。
上汽集團旗下的智己汽車,在此次車展上隆重推出了線控數字底盤技術。這一創新技術能夠根據行駛環境和速度實時調整方向盤控制,確保行車安全與順暢,同時,它還推動了座艙設計的進一步優化。上汽通用別克和上汽奧迪也不甘落后,分別推出了“逍遙”超級融合架構和搭載華為乾崑智駕技術的A5L Sportback,展現了合資品牌在新能源和智能化領域的積極追趕。
車展的科技氛圍還因眾多科技供應商的參與而更加濃厚。本屆車展首次設立了汽車科技和供應鏈展區,面積高達10萬平方米。寧德時代、地平線、華為、小馬智行等科技巨頭紛紛在車展上占據顯眼位置,從幕后走到臺前,展示著他們在動力電池、智能駕駛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寧德時代發布的鈉離子電池新品,更是在極端環境下展現出了卓越性能。
小鵬汽車在此次車展上同樣大放異彩,其人形機器人IRON的亮相吸引了眾多目光。IRON不僅能夠靈活揮動手臂與觀眾互動,還預示著人形機器人在未來車展中的重要地位。奇瑞汽車也帶來了其全資子公司研制的人形機器人Mornine,為觀眾提供服務和講解,成為展臺上的另一大亮點。
廣汽集團則通過一幅宏大的“星靈AI全景圖”,展示了其在機器人、飛行汽車等領域的布局,展現了從傳統車企向“智能移動生態服務商”轉型的雄心壯志。這些前沿產品的展示,不僅豐富了車展的科技內涵,也預示著未來出行方式的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