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新能源市場的激烈競爭中,合資品牌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市場份額的持續下滑迫使這些品牌尋找新的生存之道。在眾多聲音中,有兩種截然不同的策略被頻繁提及:一種是緊跟新能源和智能化轉型的大潮,加速布局以搶占先機;另一種則是主張在市場喧囂中保持冷靜,回歸造車本質,追求長期的品質與穩定性。北京現代,顯然選擇了后者作為自己的破局之道。
與眾多急于求成的合資車企不同,北京現代在新能源領域的布局顯得尤為從容。它并沒有盲目跟風新勢力的玩法,也沒有完全依賴國內科技企業或合作伙伴的力量,而是選擇了通過“慢造車”的方式,回歸造車的本質。在北京現代看來,汽車不僅僅是科技的展示品,更是承載用戶生命安全的工具,因此必須堅守品質與安全,避免陷入參數內卷和品質妥協的怪圈。
ELEXIO作為北京現代“慢造車”哲學的集大成者,其產品價值不僅僅體現在續航里程、充電速度、車機芯片以及輔助駕駛功能等硬件層面,更在于其背后的“Quality+”全球品控體系、單車超百萬公里耐久測試、雙優認證以及卓越的底盤系統、制動性能等長期主義的用車體驗。這些看似不顯眼的細節,卻是北京現代對造車本質的深刻理解和堅守。
隨著新能源市場滲透率的不斷提升,市場逐漸從“求速”轉向“求質”。在這一背景下,強調長期效益的ELEXIO無疑正當其時。它不僅代表了北京現代在新能源領域的轉型方向,更預示著合資品牌在中國市場的新一輪競爭態勢。
北京現代不僅著眼于中國市場,更將目光投向了全球市場。在“在中國,為中國,向全球”的全新戰略指引下,北京現代將中國市場作為起點,致力于成為全球市場的出口樞紐。為此,現代汽車集團和北汽集團共同向北京現代增資80億元,以推動全球技術與中國基因的深度融合。
為了進一步實現本土化重構和提升全球競爭力,北京現代成立了中國戰略事業部,并與寧德時代、博泰、毫末智行等本土技術巨頭達成了合作。未來四年內,北京現代計劃每年推出2-3款新能源產品,覆蓋純電、混動、增程的多元化技術路線,以實現穩健轉型。
在新能源乘用車出口量快速增長的推動下,專門為中國市場量身定制但整合了全球技術和品質標準的ELEXIO,無疑將成為北京現代轉型和全球化戰略的重要推手。通過堅守造車本質和長期主義理念,北京現代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展現出了獨特的穩健與從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