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月24日,一場聚焦軟件定義汽車(SDV)前沿技術與產業生態建設的盛會——“2025年軟件定義汽車工作年會”于上海圓滿落幕。此次年會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主辦,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軟件分會承辦,并得到了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的鼎力協辦。年會以“整車全域架構融合,升華軟件定義汽車”為核心議題,吸引了來自行業管理部門、科研機構、整車制造商、科技巨頭及核心零部件供應商的150余位專家代表,共同探尋行業趨勢、技術路徑與合作框架。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總工程師王耀擔任本次會議的主持,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楊中平在會上發表了致辭。楊副秘書長強調,在“十四五”規劃與“十五五”規劃交替的關鍵時刻,行業應緊抓智能化轉型的機遇,并提出了三點建議:加強整車企業、供應鏈、高校與科研機構的協同創新,以加速技術突破;以用戶需求為中心,提升產品的個性化與智能化體驗;加快整車架構融合與底盤線控化技術的落地,以提升系統控制能力。
會議議程豐富,包括主題演講和圓桌研討兩大板塊。來自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軟件分會、清華大學、一汽、東風、賽力斯、大陸、采埃孚、華為等多家單位的嘉賓,圍繞整車架構融合、智能底盤、服務化架構、SOA標準化、AI賦能與產業協同等關鍵議題,進行了深入交流與分享。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軟件分會副秘書長周劍光,在題為“軟件定義汽車:車用操作系統與整車軟件架構未來演化趨勢”的演講中,分析了汽車軟件架構從域控制向中央計算平臺演進的趨勢,并強調了標準化、模塊化和云端協同的重要性,同時提出了構建安全可控、可持續演進的軟件生態體系的建議。
清華大學教授張俊智,同時擔任智能與新能源汽車底盤全國重點實驗室聯盟主任及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智能底盤分會主任委員,他作了題為“智能網聯汽車底盤的進展與行動”的演講,結合其多年的科研與產業實踐,系統介紹了智能底盤在集成控制、線控技術和系統安全方面的關鍵突破,并強調了底盤與上層軟件協同的重要性。
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研發總院副院長兼九章平臺CEO周時瑩,發表了題為“智能汽車全服務化EEA實現真正的軟件定義汽車”的演講,分享了紅旗飛刃架構在整車全域控制與服務分層設計方面的探索,并展示了全服務化架構在資源調度與開發效率提升方面的顯著成果。
在圓桌研討環節,與會嘉賓圍繞“SDV全服務化的暢想”與“融合域控與AI模型的探索”兩個話題展開了深入的交流與討論。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總工程師王耀、北京理工大學機械與車輛學院教授鄒淵、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研發總院軟件工程研究中心副總監陳中天、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智能車控領域總經理虞曉、大陸集團架構與網聯方案事業群首席工程師丁大宇、采埃孚股份公司亞太區底盤系統開發工程總監李遙等幾位嘉賓,共同提出應以平臺化思維推動服務解耦與能力共享,通過AI與控制系統的融合,提升車輛的智能水平。
會議最終取得了三項重要成果:一是推動了整車企業與高校、科研機構、科技企業之間的深度協作,旨在突破SDV的核心技術瓶頸;二是構建了靈活可擴展的全服務化軟件架構體系,并推動了統一標準接口的落地;三是推動了AI技術深度嵌入整車控制與用戶服務系統,以提升系統的智能化水平與持續演進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