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隨著工信部對智能網聯汽車產品準入及軟件在線升級管理提出的新要求,車企們在新車營銷策略上迎來了重大調整。4月16日,工信部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上,針對智能駕駛、OTA升級以及汽車審查等方面,明確了更為嚴格的指導原則。
會議公告明確指出,車企需充分測試驗證組合駕駛輔助功能,明確功能邊界與安全響應措施,并嚴禁夸大或虛假宣傳。車企必須承擔起生產一致性和質量安全主體責任,切實提升智能網聯汽車產品的安全水平。這一公告不僅為車企劃定了宣傳紅線,也預示著行業將迎來更為規范的營銷環境。
據會議紀要透露,汽車審查處進一步規范了宣傳用語,要求禁用“自動”、“自主”、“智駕”、“高階智駕”等詞匯,建議統一采用“組合輔助駕駛”表述。同時,嚴禁使用代客泊車、一鍵召喚、遠程遙控等名詞,并強調駕駛員在駕駛過程中不得脫離方向盤。這一系列規定,無疑給熱衷于夸大宣傳的車企戴上了“緊箍咒”。
值得注意的是,針對頻繁進行OTA升級的企業,工信部也將加強審查,要求降低OTA頻次,并確保每次升級經過充分驗證后再應用于車輛。對于緊急OTA情況,車企需遵循召回和停產流程,以確保車輛安全。
受此影響,多家車企在新車發布會上已開始調整宣傳策略,將“安全”作為首要賣點。諸如“安全是最大的豪華”、“安全是最頂尖的科技”等口號頻現,反映出車企在宣傳上的謹慎態度。據悉,部分車企高層已明確要求,在進行智能駕駛安全宣傳時,避免使用“自動駕駛”、“無人駕駛”、“智能”、“零接管”等敏感詞匯。
此次工信部對夸大虛假宣傳的嚴令禁止,不僅針對智能駕駛輔助功能,也揭示了車企在新車宣傳中普遍存在的夸張現象。諸如“重新定義”、“顛覆創新”、“行業領先”、“同級最強”等夸張詞匯,頻繁出現在車企的宣傳材料中,使得消費者在信息轟炸下難以辨別產品的真實價值。這種過度包裝的做法,不僅違反了廣告法規定,也損害了消費者的信任。
事實上,在新車發布會上,車企往往自夸其產品為最優,甚至不惜使用極端詞匯來吸引眼球。然而,這種夸大其詞的宣傳方式,往往與實際產品表現相去甚遠。車企還會安排“捧場”觀眾,通過吶喊等方式營造熱烈氛圍,進一步加劇了消費者的困惑。
面對這一新局面,車企們亟需重新審視新車營銷策略,尤其是在智能化成為核心賣點的當下。如何在遵守法規的前提下,有效傳達產品優勢,成為車企們亟待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