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鼓樓區第八屆中小學機器人嘉年華活動近日圓滿落幕,來自全區30所學校的300余名中小學生齊聚一堂,展開了一場智慧與協作的精彩較量。經過多輪激烈比拼,南京市科睿小學與南京市天正小學代表隊從112支參賽隊伍中脫穎而出,共同摘得桂冠。
本次競賽以“智芯逐鹿”為主題,設置了積分賽、淘汰賽和決賽三個階段。參賽隊伍需自主設計、制作機器人并完成編程,讓機器人在特定場地內通過自主行走和遙控操作,完成圓片收集與擺放、能源補給等任務。比賽規則強調隨機性與趣味性,每支隊伍需與抽簽決定的合作隊伍組成三人小組,通過三場積分賽累計總分。排名前16的隊伍可在10分鐘內選擇實力強勁的隊友組成聯隊,共同沖擊決賽。這種賽制不僅考驗學生的機器人技術,更注重團隊協作與臨場應變能力。
活動現場,選手們展現出極高的參與熱情。南京市鼓樓區教師發展中心研訓員嚴以華觀察到,許多隊伍抵達后第一件事并非調試設備,而是迅速與抽簽伙伴商討策略。他指出,比賽綜合考察了學生的溝通能力、社交技巧和問題解決能力,許多隊伍通過默契配合實現了“1+1>2”的效果。例如,冠軍隊成員、科睿小學四年級學生王藝博在決賽中主動觀察天正小學代表隊的技術特點,發現對方發圓片速度極快,便提議由己方負責防守、對方專注進攻,最終憑借精準分工贏得勝利。
作為全國首批中小學科學教育實驗區,鼓樓區始終將科技教育作為重點發展方向。區教師發展中心主任朱苓表示,此次活動旨在響應教育部等七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加強中小學科技教育的意見》,通過實踐類活動激發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她透露,近年來鼓樓區通過常態化舉辦科技競賽、建設創新實驗室等舉措,已形成良好的科技教育生態,許多學生從活動中萌發對科技創新的熱愛。
承辦單位南京市力人學校在科技教育方面成果顯著。該校校長劉海燕介紹,學校構建了“基礎+拓展+特長”的三階課程體系:基礎課程通過理化生實驗強化科學素養,拓展課程開設生物、數學實驗、信息編程等八大類社團供學生自主選擇,特長課程則聚焦AI、創客工程等領域培養尖子生。數據顯示,今年該校參與科技活動的學生占比達42%,生物實驗校本課程更獲評“南京市校本精品課程”。近年來,力人學子在國家級、省市區級科技競賽中屢獲佳績,學校也因此榮獲江蘇省實驗能力大賽組織團體獎、鼓樓區科技教育先進集體等榮譽。
參賽學生普遍反映,比賽帶來的成長遠超獎牌本身。力人學校初一學生顧悠然首次參賽便闖入淘汰賽,他表示,操作機器人磨煉了手指靈活度,賽場上的壓力也讓他學會了快速調整心態。多位教師觀察發現,許多學生在備賽過程中展現出驚人的創造力——有的隊伍為提升機器人穩定性,嘗試用3D打印技術優化結構;有的隊伍通過編程讓機器人實現“聲控+遙控”雙模式操作。這些創新實踐不僅提升了技術能力,更培養了科學思維與工程意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