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架全新涂裝的“新舟”60西南增雨機于11月20日上午9時19分在西安閻良機場成功完成首次試飛。這架專為人工影響天氣設計的多用途作業飛機在5小時23分鐘的飛行中展現出卓越性能,標志著其正式進入科研試飛階段。此次飛行不僅驗證了飛機的基本飛行性能,更為后續專項測試奠定了基礎。
作為我國首款集成智能作業系統的增雨飛機,“新舟”60西南增雨機搭載了多項創新技術。其核心的催化潛力模型系統可實時分析大氣探測數據,自動生成最優作業方案,使人工增雨的科學性和精準度提升30%以上。飛機配備的智能云層識別系統運用機器學習算法,能準確判斷云層類型、厚度及顛簸程度,自動規劃最佳作業路徑,確保飛行安全的同時提高作業效率。
在安全防護方面,該機采用多氣象要素融合算法,通過機載探測設備實時監測大氣結冰條件。系統可分級顯示結冰風險等級,并在達到臨界值時自動觸發預警機制,為機組人員提供充足的應對時間。這種智能化安全設計使飛機在復雜氣象條件下的作業能力得到顯著增強。
完成首飛后,這架增雨機已于次日轉場至四川遂寧機場,開啟為期一個月的專項科研試飛。測試團隊將重點驗證平臺性能、操穩特性、任務系統集成度等關鍵指標,通過模擬不同氣象條件下的播撒作業,全面評估飛機的實際作業效能。此次試飛涵蓋電源系統、空地通信、大氣探測等12個科目,預計將完成超過50小時的飛行測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