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慶舉辦的技術創新與產業生態大會上,英特爾中國區董事長王稚聰以一個別出心裁的比喻引發了廣泛關注——他將芯片比作重慶這座城市。他指出,重慶復雜的城市布局與英特爾18A工藝的芯片剖面圖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兩者都展現了高超的空間構建技藝。這種類比不僅生動形象,更凸顯了芯片設計的精妙與復雜。
王稚聰進一步解釋,火鍋套餐的組合方式恰似英特爾的Chiplet技術。該技術將芯片拆分為多個小顆粒,如計算核心、GPU、I/O等單一功能IP,再統一封裝集成,類似于火鍋中一道道獨立的菜品。這一比喻讓在場聽眾耳目一新,直呼“天才”。
此次大會正值英特爾進入中國市場第40年,英特爾在會上展示了多項技術創新。英特爾副總裁高嵩宣布,公司正式邁入埃米時代,代號為Panther Lake的下一代AI PC平臺已投入量產。這一跨越得益于兩大技術突破:RibbonFET全環繞柵極晶體管技術和PowerVia背面供電技術。前者通過四面包裹的方式控制電流,實現了更精準的開關控制和更低的漏電;后者則將供電電路移至晶體管背面,解決了信號與供電搶占空間的問題,大幅降低了電壓損耗。這兩項技術的融合使得芯片在相同功耗下性能提升超過15%,或在相同性能下功耗降低25%以上,晶體管密度提升30%。
基于Intel 18A制程,英特爾將于明年1月CES正式發布Panther Lake。高嵩稱這款產品為工藝與架構智慧的集大成者,它融合了Lunar Lake的高能效與Arrow Lake的高性能,實現了多核性能提升50%、圖形性能提升50%以上、功耗降低40%的顯著數據。更關鍵的是,其整體AI算力高達180 TOPS,為端側大模型的運行奠定了物理基礎。
高嵩認為,AI PC正在經歷從工具到伙伴的質變。未來的AI原生PC將具備感知、認知、執行、記憶、學習五大核心能力。為了實現這一范式轉換,英特爾在軟件層面進行了深度優化,引入了稀疏注意力、推測解碼、KV Cache壓縮等技術,大幅提升了端側智能體的響應速度和可用性。
在游戲與高性能本領域,英特爾提出了AI高靜游戲本的新概念,不再單純追求跑分,而是追求性能、溫度、靜音和續航的平衡。通過XeSS多幀生成技術,英特爾試圖證明輕薄本也能流暢運行3A大作。這代表了英特爾產品思路的轉變:利用AI算法來換取硬件體驗的越級。
高嵩還敏銳地指出了邊緣計算的四個新特點:生成式AI的大規模部署、多模態數據的處理需求、AI與控制的融合以及行業智能體助手的涌現。在這一領域,英特爾正通過SoC整合方案,幫助合作伙伴實現從傳統OPS向全方位AI解決方案的轉型。
在演講的最后,高嵩強調了中國本土生態的重要性。面對開源與閉源模型能力的快速收斂,英特爾選擇了一頭扎進中國龐大的模型生態中。從DeepSeek的深度推理到通義千問的廣博知識,再到ModelBest的小模型優化,英特爾通過底層的指令集優化和量化技術,幫助這些國產模型在端側安家落戶。一個典型的案例是端側圖像搜索:經過微調的專用重排序模型,其準確率從85%飆升至96%,甚至超越了某些龐大的通用模型。
在數據中心領域,英特爾數據中心與人工智能集團副總裁陳葆立面對的則是更宏大的命題——在萬億級的數據洪流中,如何構建一個既強大又經濟的智算底座。陳葆立開場便拋出了一組令人屏息的宏觀數據:剛剛過去的電商大促期間,中國電商市場背后是龐大的月營業額;各類視頻平臺每月的播放次數突破天文數字;而全球AI大模型每月產生的Token數量更是超過了一千萬億。這種指數級的數據增長,正在將算力轉化為物理世界的電力。
陳葆立引用預測數據稱,未來五年,全球為了支撐AI所產生的電力消耗將大幅增加,數據中心累計投資額預計接近巨額數字。他點出了數據中心面臨的真正危機:不僅要算得快,更要算得省、算得穩。在AI大模型訓練中,GPU往往占據著聚光燈的中心,但陳葆立認為CPU同樣重要。他用生動的比喻給出了答案:CPU就是球隊里那個神隊友。至強6處理器(Xeon 6)正是為了扮演這個角色而生。
陳葆立詳細拆解了至強6的三大特質:IO與內存方面,至強6率先支持新型內存介質,并大幅提升了PCIe通道數量,使得數據能夠像精準的快傳一樣在系統間奔跑;AI加速方面,至強6引入了專用的加速引擎,在關鍵場景中相比傳統指令集性能提升顯著;可靠性方面,英特爾的目標是實現高標準的運行可用,并通過技術實現數據的“可用不可見”,守住云端安全的底線。
陳葆立的演講還重點展示了英特爾與中國合作伙伴的深度協同。這些案例展示了至強6在實際業務中的落地價值:火山引擎通過優化,AI模型前置數據處理任務耗時大幅降低,推出的彈性預約實例結合至強6,相比常規按量計費最高節省大量算力成本;中興通訊與英特爾打造了正交超節點服務器,支持單機柜最大卡擴展,降低了成本并提升了信號質量;華勤技術與英特爾聯合制定了超節點整機柜設計規范,解決了從生產制造到液冷散熱的一系列工程難題;超聚變基于英特爾硬件底座,將AI行業落地周期大幅縮短;立訊推出了萬卡集群方案,實現了單一機柜高密度部署。
除此之外,面對未來模型的焦慮,陳葆立給出了明確的時間表。除了眼下的至強6,英特爾已宣布將于未來推出采用最新制程工藝的處理器以及下一代GPU產品。這顯示出英特爾在數據中心領域的長期主義——無論AI風向如何變化,底層的算力基石必須不斷加固。在大會上,還有一個不小的驚喜——英特爾CEO首次用中文送上了致辭,其標準的發音引發了現場觀眾的陣陣掌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