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舉辦的一場行業盛會上,英特爾向業界集中呈現了基于酷睿? Ultra平臺的全新邊緣人工智能產品矩陣及解決方案,并首次披露了面向邊緣場景的第三代酷睿? Ultra處理器技術路線圖。這款專為具身智能與機器人應用設計的處理器,將通過顯著提升的算力性能重塑行業技術標準。
英特爾中國區技術負責人高嵩在主題演講中強調,邊緣計算與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正在催生前所未有的應用場景。依托成熟的x86生態體系與AI PC領域的技術沉淀,英特爾正通過高度集成的軟硬件協同方案,為智慧教育、智能交通、工業制造等關鍵領域提供底層算力支撐。目前已有超過40家合作伙伴基于英特爾技術完成邊緣AI系統認證,形成覆蓋全產業鏈的解決方案庫。
最新發布的酷睿Ultra 200H系列處理器在能效比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該系列在保持原有封裝尺寸的前提下,單芯片AI算力達到99 TOPS,成功將視覺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等典型AI工作負載整合至中央處理器。這種設計創新有效降低了系統對獨立顯卡的依賴,使終端設備在功耗控制與散熱設計方面獲得更大優化空間,特別適用于對空間和能耗敏感的邊緣計算場景。
針對機器人領域的技術演進,第三代酷睿Ultra處理器采用Intel 18A先進制程工藝,預計將AI算力提升至近180 TOPS。其創新的混合CPU架構使AI計算性能較前代提升約1.8倍,同時原生集成的時序協調運算(TCC)與時間敏感網絡(TSN)功能,可滿足工廠自動化、物流分揀等高實時性場景的嚴苛要求。這種架構設計使處理器能夠同時處理多模態感知數據與運動控制指令,顯著提升機器人在復雜環境中的自主決策能力。
為降低物理AI系統的開發門檻,英特爾同步推出了機器人專用AI軟件套件與參考主板。該開發平臺全面支持ROS 2機器人操作系統標準,內置視覺語言模型處理引擎與多任務調度模塊,允許開發者在單一CPU上實現傳統控制算法與深度學習模型的協同運行。配套提供的示例代碼庫與性能優化工具,可幫助研發團隊縮短30%以上的開發周期。
在生態建設層面,英特爾正與原始設備制造商、獨立軟件開發商及系統集成商構建開放式創新平臺。通過共享參考設計方案、提供端到端開發工具鏈,以及建立聯合實驗室進行場景驗證,該生態系統已形成覆蓋芯片、系統、算法到行業應用的完整技術棧。這種協作模式正在加速邊緣AI技術在醫療機器人、智能倉儲、自動駕駛等領域的規模化落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