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持續繁榮以及儲能領域的超預期需求,共同推動鋰電池市場熱度不斷攀升。這一趨勢直接帶動了鋰電材料價格的集體上揚,正極、負極、隔膜、電解液等四大核心環節中的多種材料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漲價現象。其中,六氟磷酸鋰作為關鍵材料之一,其價格走勢尤為引人注目。據上海有色市場數據顯示,11月中旬,六氟磷酸鋰的平均價格已攀升至每噸12.2萬元,相較于10月上旬的約6萬元/噸,漲幅超過一倍。
回顧過去三年,鋰電材料行業經歷了長時間的虧損期,導致行業內資本開支大幅縮減,供給端增速明顯滯后于需求端。這種供需格局的變化,為當前材料價格的上漲提供了有力支撐。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車購置稅補貼即將退坡的背景下,國內多家車企紛紛啟動搶裝計劃,試圖在年底前鎖定電池產能,以應對未來可能的市場變化。與此同時,海外市場也對儲能需求展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特別是美國數據中心的大量投入運營,進一步加劇了電力供需的緊張局面,從而推動了儲能需求的超預期增長。
然而,盡管鋰電材料價格整體呈現上漲趨勢,但漲幅并非無限制。從開工率數據來看,當前僅六氟磷酸鋰的開工率保持在較高水平,而多數其他材料的開工率仍維持在70%左右。這意味著,盡管需求旺盛,但供給端并未完全釋放產能,價格大幅提升仍面臨一定阻力。因此,業內普遍認為,鋰電材料價格的上漲幅度整體可控,不會出現過度炒作的情況。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市場對鋰電池的預期普遍較高,這既得益于需求的持續旺盛,也與供給側“反內卷”策略的深化實施密不可分。固態電池技術的不斷突破和催化作用,也為鋰電池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鋰電池市場短期景氣度持續向好,成為資本市場的熱點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