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的開幕式上,阿里巴巴(09988.HK)首席執行官吳泳銘發表了關于人工智能發展的深度演講。他指出,人工智能技術正朝著通用人工智能(AGI)的方向快速演進,并最終可能實現超級人工智能(ASI)的突破。
吳泳銘詳細闡述了人工智能發展的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智能涌現,AI通過學習海量人類知識,逐漸理解人類意圖,并開始在真實世界中解決問題、創造價值。第二階段是通向通用人工智能,AI能夠輔助人類完成復雜任務,通過接口連接真實世界并操作部分物理設備。第三階段則是超級人工智能,AI將具備自主學習和自我迭代的能力,連接真實世界的全量原始數據,最終超越人類智能。不過,他強調,實現這一階段仍需漫長的時間。
吳泳銘認為,這場從智能涌現到通用人工智能,再到超級人工智能的變革,將催生下一代計算機——超級AI云。他指出,超大規模的計算需求需要超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和全棧技術積累,而只有超級AI云才能滿足這一需求。
面對智能化革命的浪潮,阿里巴巴正在積極布局。吳泳銘透露,公司正在建設超大規模的AI基礎設施,并加大投入打造超級AI云,以推動技術的開源開放和普惠應用。他提到,阿里巴巴的“通義千問”模型家族已成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開源項目之一,累計開源了300多個模型,涵蓋全模態和全尺寸,全球下載量突破6億次,衍生模型超過17萬個。
阿里巴巴還創建了AI開源社區“魔搭”。截至10月中旬,該社區已匯聚超過12萬個開源模型、5500多個MCP服務和調試工具,服務用戶超過2000萬。吳泳銘特別提到,社區中有超過20.74%的開發者來自50人以下的小組織,獨立開發者占比達13.7%。社區的“創空間”頻道已孵化近2.3萬個AI應用,覆蓋20多個行業,其中約95%的應用由個人開發者完成。
吳泳銘強調,技術普惠是AI時代的重要機遇。他呼吁行業在智能時代的開端更加關注弱勢群體,確保數字技術成為所有人跨越數字鴻溝的橋梁,而非障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