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謀科技近日正式推出“周易”X3 NPU IP新品,以全新架構與性能突破重新定義端側AI計算標準。這款基于DSP+DSA混合架構的處理器,憑借單集群8-80 FP8 TFLOPS算力,實現AIGC大模型處理能力十倍躍升,同時支持FP8/FP16/bf16/fp32多精度融合計算,為端側AI部署提供更靈活的算力選擇。其浮點計算架構的升級,不僅適配當前主流大模型需求,更為未來技術演進預留充足空間。
自新任CEO陳鋒上任以來,安謀科技將AI戰略提升至核心地位,通過“AI Arm China”戰略構建完整技術生態。公司管理層在半年內密集參與世界互聯網大會、夏季達沃斯論壇等十余場國際峰會,系統闡述AI發展路徑:從強調算力作為數智時代核心生產力,到提出物理AI發展方向;從聚焦大模型趨勢下的芯片架構創新,到推動產業鏈協同生態建設。這種戰略縱深布局,使安武科技在AI芯片領域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
技術落地層面,“周易”X3 NPU展現三大突破。硬件架構上,專為大模型優化的Transformer與CNN雙引擎設計,突破傳統AI處理器架構限制;軟件生態方面,配套的Compass AI平臺實現主流框架無縫對接,開發部署效率提升40%以上;場景適配能力覆蓋AI手機、智能汽車、工業控制等20余個垂直領域,現場演示的智能交互、超分渲染等應用獲得行業關注。值得關注的是,該產品支持從8TOPS到80TOPS的彈性擴展,滿足不同場景的算力需求。
生態建設呈現開放共贏特征。安謀科技同步啟動NPU軟件開源計劃,已向合作伙伴開放中間表示層規范、模型優化器等核心工具鏈,吸引30余家AIoT、智能汽車領域企業加入生態圈。通過與本土產業鏈共建測試認證體系,推動AI芯片標準本地化進程。這種“全球標準+本土創新”模式,既保持技術先進性,又確保生態自主可控,為國內AI產業發展構建起堅實技術底座。
人才戰略與研發體系構成戰略支撐。公司NPU團隊自2018年組建以來,已形成覆蓋硬件架構、軟件工具鏈、編譯優化的完整研發鏈條,建立符合車規級標準的IP開發流程。當前團隊規模達200余人,其中碩士及以上學歷占比超70%,并與清華、中科院等機構開展聯合攻關。此次發布會上公布的六大架構演進方向,包括動態稀疏計算、存算一體等前沿技術,勾勒出清晰的技術路線圖。
產品代號“臨”取自《易經》臨卦,蘊含“順勢而為、親力親為”的哲學思考,與安謀科技當前戰略形成文化呼應。這種將傳統文化智慧融入現代科技發展的實踐,在發布會現場的沉浸式企業展區得到充分展現。從芯片設計流程到生態合作案例,參觀者得以直觀感受這家芯片巨頭在AI時代的轉型決心。據內部人士透露,基于X3架構的量產芯片將于明年二季度面世,首批合作客戶已進入流片階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