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招商證券攜手全景網等平臺,以“相伴成長 共贏未來”為主題,組織投資者走進人工智能標桿企業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002230),通過高管對話、業務展示、展廳體驗等環節,深度解析這家科技巨頭在通用大模型研發、行業場景落地及全球化布局中的創新實踐。
活動開場,招商證券安徽分公司總經理王鋒在致辭中強調,科大訊飛作為安徽人工智能產業的領軍者,近期市值重返千億規模,印證了技術創新對商業價值的驅動作用。他指出,此次活動旨在搭建投資者與企業管理層的直接溝通橋梁,幫助市場參與者穿透信息壁壘,感知企業的技術基因與發展動能。
在科技感十足的展廳內,虛擬主播小嚴以多語種實時播報開啟探索之旅。講解員系統梳理了科大訊飛自1999年成立以來的技術突破歷程:從語音合成、識別到機器翻譯、自然語言理解,企業多次在核心領域達到或超越人類水平,奠定了其作為人工智能“國家隊”的行業地位。展區陳列的工業聲學成像儀尤為引人注目,該設備可將聲波轉化為可視化圖像,實現200米范圍內異響定位與氣體泄漏檢測,目前已應用于電網巡檢與產品質量控制。
教育領域的創新成果同樣亮眼。自適應棋力的圍棋機器人、融合教學規律的星火智慧黑板,以及基于知識圖譜的個性化學習系統,共同構建了AI賦能“教學考評管”的全場景解決方案。其中,AI學習機憑借“精準學”“AI輔學”“沉浸式交互”三大功能,連續四年蟬聯高端市場銷量冠軍,并獲評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唯一教育類“鎮館之寶”。
醫療展區則展示了AI在基層診療中的深度滲透。累計輔助診斷超10億人次的“智醫助理”系統,通過電子病歷規范、輔助決策、用藥風險預警等全流程賦能,顯著提升了基層醫療機構的診療水平。智慧城市展區通過模擬12345熱線投訴處理流程,演示了AI如何實現從智能分派、類案推薦到自動生成處罰決定書、批量回訪的閉環管理,凸顯了技術對城市治理效率的提升。
在投資者關注的核心環節,科大訊飛聯合創始人、高級副總裁江濤坦誠回應市場關切。針對開源模型競爭問題,他指出,行業落地需依賴數據工程、模型工程與智能體工程三大系統能力,而非簡單套用開源方案。科大訊飛與華為共建的國產萬卡算力平臺“飛星一號”,正是通過極限壓力測試,鍛造出星火大模型在算力受限下比肩國際頂尖水平的技術實力。7月發布的星火X1版本進一步優化了“幻覺治理”能力,為教育、醫療等嚴肅場景的規模化應用奠定基礎。
商業化路徑方面,江濤透露,智慧教育產品已覆蓋全國1.2億師生,年批改作業量達數十億份,形成“數據飛輪”效應。與教育部合作的教研大模型更注重“教育思維鏈”構建,而非單純追求機器推理能力。醫療領域,面向C端的“訊飛曉醫”APP下載量突破2400萬,診后健康管理等新業務加速孵化。他預告,1024開發者節將推出基于端到端同傳技術的翻譯機升級版,為AI硬件出海注入新動力。對于應收賬款問題,江濤明確表示,公司已優化項目簽約標準,當前回款健康,歷史遺留問題正穩步化解,不存在系統性風險。
招商證券計算機首席分析師劉玉萍從產業視角解讀了AI發展趨勢。她指出,AI產業鏈可分為上游算力、中游大模型與下游應用三環節。當前,算力領域已進入業績兌現階段,全球科技巨頭資本開支加大與上市公司財報超預期形成雙重驅動。大模型市場格局趨于穩定,頭部企業如科大訊飛憑借技術積累與生態閉環占據優勢,其自主可控能力、央國企市場份額及全產業鏈布局構成核心競爭力。
劉玉萍強調,AI發展的關鍵在于應用落地。B端需聚焦醫療、教育等高價值行業,通過深度行業認知與案例積累,將AI支出轉化為基于效果的“投資項”;C端則依賴工具類產品變現與端側設備普及,如AI眼鏡、智能終端等。她提醒投資者,應用端投資仍處于早期驗證階段,應重點關注已有成功案例且具備復制能力的企業。此次活動讓市場參與者直觀感受到,科大訊飛正以自主技術為根基、行業應用為抓手、全球化視野為方向,在AI浪潮中展現中國科技企業的韌性與潛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