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理想汽車在中亞市場邁出了重要一步——在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干開設了首個授權海外零售中心。此次進駐,標志著理想汽車正式開啟中亞市場的征程,三款增程式電動車理想L9、理想L7和理想L6將在此亮相銷售。

除了塔什干,理想汽車還計劃在11月于哈薩克斯坦的阿拉木圖和阿斯塔納再開兩家零售中心,進一步完善中亞市場的銷售服務網絡。與國內直營模式不同,理想汽車在海外選擇了授權經銷商模式,通過與當地頭部經銷商合作,提供保修、維修、原廠配件及OTA軟件更新等售后服務。
理想汽車的海外布局起步較晚,但步伐穩健。2024年10月,公司成立了海外一級部門,由王進負責。然而,隨著戰略調整,今年6月初,吳佐明接替王進出任海外業務負責人。吳佐明曾在采購與供應鏈崗位工作多年,熟悉海外市場運作,此次回歸為理想汽車的海外戰略注入了新的活力。
理想汽車執行董事兼總裁馬東輝表示,2025年是公司的“出海元年”,海外市場將成為長期戰略重點,目標是海外銷量占總銷量的30%。此次選擇中亞作為出海首站,理想汽車有著多方面的考量。
事實上,在官方渠道出海前,理想車型已通過平行進口進入中亞市場。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披露的數據顯示,2023年理想出口銷量超過2.3萬輛,今年前八個月也已達7000余輛。中亞市場作為理想汽車的海外“試驗場”,具有市場規模較小、法規門檻相對低、對新能源汽車接受度逐漸上升等特點,為理想汽車提供了可控且風險相對溫和的跳板。
在戰略層面,理想汽車不僅著眼于中亞,還計劃加大對中東、拉美、亞太等市場的拓展。然而,此前曾計劃優先進軍歐洲市場的計劃已被暫時擱置。知情人士透露,理想汽車曾有意進入歐洲和東南亞市場,但目前優先拓展中東與中亞市場。
盡管歐洲業務推進放緩,但理想汽車在歐洲的基礎工作仍在持續。2025年1月,理想汽車德國研發中心在慕尼黑正式開業。通過德國研發中心,理想汽車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歐洲用戶需求,掌握當地汽車法規和市場特性,為新車型的本地化開發奠定基礎。同時,理想汽車在美國也設立了研發中心,推動產品和技術創新的國際化。

理想汽車暫緩歐洲計劃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歐洲市場準入門檻高,業務落地周期長;二是理想現有車型多為大型SUV和MPV,與歐洲道路條件及用戶偏好存在明顯不適配問題;三是初期直接進入歐洲可能帶來較高市場風險和運營成本。因此,理想汽車選擇優先拓展中東和中亞市場,積累海外銷售和售后經驗。
馬東輝在公司今年第二季度財報電話會上表示,理想汽車正從研發、銷售到售后服務全方位為海外市場做準備,組建專業團隊、建設配套IT系統,以確保海外消費者獲得良好購車和用車體驗。同時,他也坦言,海外市場品牌知名度有限,面對激烈競爭,理解文化差異和消費習慣也需要時間。
中亞首站的實踐,將為理想汽車未來進軍歐洲市場積累寶貴經驗,為全球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布局打下堅實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