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杭州宇樹科技H1與G1兩款人形機器人正式投入市場,機器人租賃行業迎來爆發式增長。咨詢量呈指數級攀升,應用場景從商業慶典延伸至文旅活動,機器人正以更密集的姿態融入公眾生活。今年國慶與中秋雙節期間,全國多地通過機器人表演激活文旅消費,成為節日市場的新亮點。
在浙江寧波象山的中秋古風游園會上,兩臺人形機器人化身書生NPC,與身披舞獅服飾的四足機器狗同臺獻藝。機械鼓槌敲擊出鏗鏘節奏,靈動舞姿引發游客圍觀。這種科技與傳統的融合場景并非個例,成都交子大道的機器人舞蹈表演、濟南鵲山生態文化區的機器狗舞獅秀,均通過社交平臺引發傳播熱潮。杭州湖畔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金經理透露,公司設備在假期前數月已被預訂一空,國慶后仍持續接到合作咨詢,單臺機器人日租金最高達1.2萬元。
機器人租賃市場的繁榮始于技術積累。浙江極克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余建指出,自2016年起,機器人已在電視臺、房地產等領域形成穩定客群。今年春節的機器人熱潮進一步推高公眾關注度,而國慶期間的集中爆發則標志著應用場景的全面拓展。張家界旅游集團董事長張堅持認為,機器人通過增強互動體驗,正在重塑文旅產業的趣味性。
市場需求正從“吸引眼球”轉向“功能定制”。租賃商林安觀察到,初代僅能揮手鞠躬的機器人已遭淘汰,具備舞蹈、對話能力的機型成為標配。金經理補充稱,客戶開始要求多臺設備協同表演、與主持人實時互動等復雜功能。宇樹G1 EDU-U2機器人因能完成十余種熱門舞蹈及拳擊動作,成為當前最受歡迎的機型。
應用場景的多元化推動技術迭代。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員王鵬分析,機器人通過旅游區、節慶活動等場景滲透,有效培育了市場需求。租賃模式以低門檻、高靈活性的優勢,成為中小企業智能化轉型的重要路徑。隨著成本下降,機器人正從商業展示向家庭服務、教育陪伴等領域延伸。
技術突破帶來應用邊界的持續擴展。在2025年世界機器人大會上發布的報告顯示,工業操作、汽車制造、3C電子、船舶制造、石油化工、電力生產、安全應急、商業服務、家居服務及農業生產被列為人形機器人十大潛力領域。國際機器人聯合會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專業服務機器人銷量近20萬臺,同比增長9%。截至2025年4月,全球人形機器人企業超300家,中國企業占比過半。
在杭州智谷產業園,智澄AI發布的TR5通用人形機器人“鐵軍一號”展示了技術新高度。該機器人通過串聯關節設計實現腕部與頸部靈活旋轉,雙手指關節分明,可完成拿取雞蛋、精準倒水等精細操作。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趙杰指出,人形機器人是機械工程、人工智能、材料科學等多領域技術的集大成者。中國科學院院士喬紅則強調,需通過數學與神經科學的融合,推動機器人從專用向通用化、高性能化發展,以更好服務社會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