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愛奇藝iJOY秋季悅享會上,“情緒價值”成為貫穿全場的核心關鍵詞。愛奇藝創始人、CEO龔宇在現場強調,面對快速變化的行業環境,平臺將依托“創意+科技”雙輪驅動,通過線上內容與線下體驗的深度融合,持續為用戶提供高濃度的情緒共鳴。
這一戰略已通過Q3爆款內容得到驗證。綜藝《哈哈哈哈哈》以無厘頭喜劇形式幫助觀眾釋放壓力,劇集《生萬物》中寧繡繡的復雜性格引發廣泛共情,電影《捕風追影》則通過成龍、梁家輝的硬核動作戲傳遞熱血激情。這些作品不僅實現口碑熱度雙豐收,更暴露出愛奇藝對用戶情感需求的精準捕捉能力——通過分析社會情緒脈搏,快速迭代內容生產邏輯。
市場數據為這一趨勢提供有力注腳。《2025年輕人情緒消費趨勢報告》顯示,中國情緒消費市場規模預計突破2萬億元,潮玩、文旅IP等賽道增速顯著。而《Z世代情緒消費報告》進一步揭示,超九成年輕人認可情緒價值,近六成愿意為此付費,其中56.3%的消費者選擇“為快樂買單”,較上年提升16.2個百分點。
面對這片藍海,愛奇藝在內容策略上展開三重布局:在劇集領域,頭部IP與垂類劇場雙線并進,《唐詭奇譚》《狐妖小紅娘王權篇》等大劇瞄準大眾市場,迷霧劇場、微塵劇場等則深耕細分賽道;綜藝板塊構建“四大主賽道+兩大輔賽道”矩陣,既延續《一路繁花》《種地吧》等綜N代生命力,又推出《宇宙閃爍請注意》《我是原創男聲》等創新節目;電影方面,“三級火箭計劃”持續發力,既有《1840》《長安十二時辰》等頭部制作,也通過“燎原計劃”扶持網絡電影新勢力,甚至開辟單集60分鐘以上的“網絡故事片”新賽道。
微劇業務的爆發成為另一大亮點。數據顯示,愛奇藝豎屏微劇庫已超2萬部,周日均播放用戶增長54%,《念念有詞》《十八歲太奶奶駕到》等作品接連破圈。未來儲備的《此夜逢君》《三秒預見你》等作品,將以“短平快”節奏精準對接年輕群體的碎片化娛樂需求。
技術賦能層面,愛奇藝的AI布局已滲透至產業鏈各環節。B端通過AI優化運營、制作與貨幣化效率,C端則推出“桃豆”智能體、“跳看”等功能提升用戶體驗。更引人注目的是,平臺聯合奧斯卡得主鮑德熹打造國內首個AI劇場,面向全球征集創意團隊,首批AI敘事影片計劃于2026年一季度上線,探索技術與藝術的深度融合。
線下場景的開拓被視為情緒價值落地的關鍵。區別于傳統重資產模式,愛奇藝采用“技術+內容+運營”的輕資產路徑,將場地建設交由合作方完成。以揚州項目為例,樂園將還原《狂飆》等爆款劇集場景,通過全感數字體驗、主題餐飲、限量衍生品銷售等環節,打造4小時以上的沉浸式游玩空間。這種5000-20000平方米的小型化樂園,既降低合作方投資風險,又便于快速迭代運營策略。
IP衍生品開發同樣聚焦影視領域。上半年,愛奇藝IP卡牌銷售額突破1億元,《淮水竹亭》《臨江仙》等項目創下銷售紀錄。此前《狂飆》帶動江門旅游熱、《愛你》同款香包月銷5萬件的案例,進一步驗證了影視IP的商業轉化潛力。隨著樂園與衍生品業務的雙向驅動,愛奇藝正構建起從線上內容到線下體驗的完整情緒價值生態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