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皇家科學院近日宣布,將2025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三位在金屬有機框架領域作出卓越貢獻的科學家——東京大學的北川進、墨爾本大學的理查德·羅布森以及加州伯克利大學的奧馬爾·亞吉。他們的研究為化學領域開辟了全新方向,為解決全球性挑戰提供了創新工具。
金屬有機框架(MOF)是一種由金屬離子與有機配體通過配位鍵連接形成的多孔晶體材料。三位獲獎者通過系統研究,突破了傳統材料的結構限制,設計出具有高比表面積和優異吸附性能的MOF。這種材料不僅能像海綿一樣吸收氣體分子,還能通過化學修飾實現選擇性吸附,為氣體分離、儲存和催化提供了革命性手段。
在電子行業,MOF材料已展現出獨特價值。生產半導體過程中產生的有毒氣體,如砷化氫和磷化氫,可通過特定MOF材料被高效捕獲,顯著降低生產環境中的毒性風險。更引人注目的是,某些MOF材料能分解芥子氣等化學武器中的有毒成分,為反恐和防化領域提供了新型防護技術。
面對全球氣候變暖,MOF材料在碳捕集方面展現出巨大潛力。多家能源企業正測試MOF吸附劑,用于火力發電廠和水泥廠的煙氣處理。實驗數據顯示,某些MOF材料在常溫常壓下對二氧化碳的吸附量可達傳統材料的數倍,且可通過簡單加熱實現吸附劑再生,大幅降低碳捕集成本。
學術界對MOF材料的應用前景充滿期待。研究人員已開發出數千種不同結構的MOF,每種材料都具備獨特的孔道結構和表面化學性質。這種多樣性使得MOF能夠針對特定需求進行定制設計,從藥物緩釋載體到氫氣儲存介質,從傳感器材料到催化劑載體,應用領域不斷拓展。
目前,MOF材料的商業化進程正在加快。多家初創企業已建成中試生產線,部分產品開始進入市場。汽車行業正在測試MOF基的空氣過濾系統,航空航天領域則探索將其用于機艙空氣再生。隨著制備工藝的優化和成本的降低,MOF材料有望在未來五年內實現大規模工業應用。
科學界普遍認為,MOF材料的出現標志著材料科學進入"多孔時代"。這種可設計、可調控的智能材料,不僅改變了傳統化學的研究范式,更為解決能源、環境和健康領域的重大問題提供了全新思路。三位獲獎者的研究,正是這場材料革命的重要起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