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機器人正以驚人的速度從實驗室走向現實應用,成為全球科技競爭的新焦點。這一融合人工智能、先進制造與新材料技術的創新產物,被視為繼計算機、智能手機和新能源汽車之后的下一代顛覆性產品,其發展或將徹底改變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模式。
近期,人形機器人領域頻現突破性進展。在2025年蛇年春晚舞臺上,機器人群體表演的扭秧歌節目引發廣泛關注;北京亦莊舉辦的機器人馬拉松賽事中,多款人形機器人完成長距離奔跑測試;浙江杭州的機器人格斗賽則展示了這些機器人在復雜環境下的動態平衡能力。這些場景標志著人形機器人已突破實驗室限制,開始在真實應用場景中接受考驗。
國際科技巨頭特斯拉宣布,其人形機器人項目進入加速階段。公司計劃在2025年底推出第三代產品,并于次年啟動量產,預計到2030年將實現年產100萬臺的目標。這一消息引發行業震動,凸顯出頭部企業對市場前景的強烈信心。
國內企業同樣動作頻頻。逐際動力宣布其全尺寸人形機器人Oli已具備完全自主能力,可獨立完成網球識別、追蹤、撿球和放置等復雜任務,整個過程無需人工干預或運動捕捉數據。宇樹科技創始人王興興透露,該公司將在下半年推出身高1.8米的新款人形機器人,其算法已經歷多次迭代升級。
在2025上海工博會上,傅利葉第三代人形機器人GR-3C完成首秀;開普勒機器人發布的K2大黃蜂量產視頻顯示,這款全球首款商業可售的混動架構人形機器人已開始交付訂單;云棲大會上,由智元研發、普智生產的人形機器人遠征A2正式亮相,展示了中國企業在該領域的技術實力。
資本市場對人形機器人產業的熱情持續高漲。據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截至9月30日,今年以來人形機器人概念股平均漲幅達83.6%,顯著跑贏大盤指數,其中25只個股漲幅超過100%。因智元機器人入主而備受關注的上緯新材,年內累計漲幅高達1891.6%,成為A股市場漲幅冠軍。
機構分析顯示,該領域未來增長潛力巨大。數據寶統計表明,獲得5家及以上機構一致預測的27只人形機器人概念股中,今明兩年凈利潤增速均有望超過20%。其中,奧比中光-UW以207.24%的機構預測凈利潤增速均值位居榜首。這家國內3D視覺技術領軍企業已構建全棧技術體系,其機器人視覺解決方案被視為重要的業績增長點。
在估值方面,中聯重科以17.33倍的滾動市盈率成為最低估值的龍頭股之一。該公司2025年半年報顯示,其開發的3款人形機器人(包括1款輪式和2款雙足機型)已有數十臺投入工廠作業,在機械加工、物流、裝配和質檢等環節開展試點應用,加速產業化進程。
行業研究機構東方證券指出,在國內外龍頭企業的共同推動下,人形機器人產業有望在明年進入量產階段。這一趨勢將使具備優秀制造能力和管理水平的零部件供應商獲得更大發展機遇。中國信通院預測,到2045年后我國在用人形機器人將超過1億臺,整機市場規模可達10萬億元級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