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山西(太原)能源產業博覽會迎來一場科技與文化的盛宴。中車大同公司以“中車日”暨“文化品牌月”為契機,攜軌道交通裝備、礦山裝備及環保產業三大領域的創新成果亮相,在5萬平方米的展館內掀起綠色能源轉型的熱潮。
本屆博覽會以“綠色低碳轉型發展,構建新型能源體系”為主題,匯聚全球10個國家30余家國際能源企業及國內20余個省市的400余家行業龍頭。八大展區集中展示能源領域的前沿技術,從清潔能源設備到智能管理系統,覆蓋產業鏈全環節。
中車大同公司的展臺成為焦點之一。FXD2BA型電力機車與永磁直驅機車憑借高效節能與低維護成本的優勢,吸引眾多專業觀眾駐足。這兩款軌道交通裝備在復雜工況下保持穩定運行,能源轉化效率實現關鍵突破,彰顯了企業在鐵路機車領域的技術積淀。據現場技術人員介紹,其節能效果較傳統機型提升超15%,維護周期延長30%。
礦山裝備展區則呈現了全鏈條解決方案。中車智慧綠色礦山運輸系統以智能調度為核心,通過全流程優化實現資源高效利用與低碳排放。針對高原、極寒等極端環境,企業推出定制化電傳動礦用自卸車,噸位覆蓋20至100噸,并配套自主核心部件、全壽命技術支持及智能售后服務。一位來自內蒙古的礦業代表表示:“這套系統讓我們的運輸效率提升40%,碳排放減少25%。”
環保產業展區的技術同樣引人注目。活性炭材料以超強吸附力凈化空氣與水質;短流程礦井水處理技術實現井下就近處理,無需加藥且支持無人值守;旋流式污泥干化器則將含水率80%的污泥降至20%以下,轉化為有機肥原料。這些技術已在國內多個礦山項目落地,助力客戶實現“零排放”目標。
展會期間,中車大同公司以“十年智啟,能源動力啟新篇”為主題,開展系列文化活動。技術專家化身“科普導師”,與太原當地高校學生共同探討綠色能源技術。通過模型演示與案例分析,青年學子近距離感受智能裝備的魅力。一位參與活動的學生感慨:“原來課本上的知識能這樣改變現實!”
從硬核裝備到文化傳播,中車大同公司以展會為窗口,展現了綠色轉型的實踐與責任。這場科技與文化的交融,不僅為能源產業注入新動能,更勾勒出未來可持續發展的清晰圖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