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僑食品公布了2025年第三季度財務數據,顯示其前三季度營業收入為22.68億元,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882.13萬元,同比減少80.82%。針對這一業績波動,公司在財報中解釋稱,主要原因是產品價格上調幅度未能覆蓋原材料成本上漲,且提價措施存在滯后性,導致整體利潤承壓。
作為烘焙油脂及相關制品的主要供應商,南僑食品的業務范圍已從傳統烘焙油脂擴展至淡奶油、乳制品、餡料等領域,并涉足預制烘焙市場。其核心原材料包括棕櫚油、椰子油和進口乳制品。今年以來,這些原料價格持續攀升。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國內24度棕櫚油主要市場現貨均價為9345元/噸,第三季度為9227元/噸,同比分別上漲18.76%和14.45%。椰子油進口均價在2025年9月達到2482.64美元/噸,較去年同期增長近65%;同期,中國進口奶油類產品平均價格為8086美元/噸,同比上漲21.5%。多重原料漲價因素疊加,進一步加劇了企業的成本壓力。
類似情況也出現在其他烘焙原料企業。海融科技作為行業參與者之一,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虧損1150.39萬元,同比下降117.72%。公司表示,業績下滑主要受產品銷量波動和原材料價格上漲的雙重影響,導致產品毛利率下降。另一家企業佳禾食品,主要從事粉末油脂、咖啡等產品的研發和生產,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為2600.12萬元,同比減少68.54%。公司指出,原材料價格上漲和營銷費用增加是主要因素,其中植脂末油脂核心原料(如棕櫚仁油、椰子油)價格階段性上漲,對成本影響顯著。
為應對成本壓力,南僑食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產品端,公司加快新品推廣,拓展市場需求。今年上半年,烘焙應用油脂領域推出南僑發酵大黃油和僑百樂發酵黃油系列,分別定位純動物脂黃油和高端國產純乳脂發酵黃油。淡奶油領域推出吉悅淡奶油、僑百樂稀奶油和維特利稀奶油,覆蓋下沉市場、高端國產和高性價比國產市場。預制烘焙品領域,公司利用研發優勢推出丹麥起酥類、特色含餡美點等高附加值產品,冷凍面團等預制烘焙品營收從2022年的1.96億元增長至2024年的3.8億元。
在市場拓展方面,南僑食品整合資源,加大重點市場和渠道開發。針對新興渠道,公司推出適應咖啡茶飲業態的預烤焙產品線,客戶涵蓋烘焙業者、高端酒店、餐飲業者、新中式點心、茶飲、咖啡、商超量販等。下沉市場推進方面,公司細化經銷商渠道,實現三四五線城市覆蓋。截至2025年9月底,經銷商數量達511家,較去年同期增加56家,同比增長12.31%。國際化方面,公司中國香港和泰國子公司已搭建銷售團隊,實現烘焙油脂、淡奶油、預制烘焙等多產品出口,泰國子公司還完成預制烘焙品在地化生產,提升客戶響應速度。
在成本控制方面,南僑食品提出優化供應鏈管理,跟蹤主要原材料價格趨勢,調整采購節奏,并通過提升生產線自動化水平,提高生產效能和產品品質。公司還計劃通過管理效率提升,進一步降低運營成本。
從行業來看,中國烘焙市場已進入穩定增長期。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烘焙食品行業零售市場規模為2853億元,預計2029年將達3026億元。2023年,中國人均烘焙消費為25.9美元,占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例不足0.5%,遠低于歐美及飲食習慣相近的亞洲發達國家水平,行業消費潛力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