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國各地區經濟數據的相繼披露,2025年前三季度GDP十強省份名單正式揭曉。從總量規模看,廣東省以10.52萬億元繼續領跑全國,江蘇省以10.28萬億元緊隨其后,形成"雙雄爭霸"格局。山東省和浙江省分別以7.71萬億元、6.84萬億元位列第三、第四梯隊,四川省則以4.93萬億元領跑中西部省份。
在4萬億元俱樂部中,河南省(4.89萬億元)、湖北省(4.49萬億元)、福建省(4.23萬億元)、上海市(4.07萬億元)和湖南省(4.02萬億元)共同構成十強下半區。安徽省以3.97萬億元位列第十一,與前十門檻僅差300億元。值得關注的是,十強省份的最低門檻已從往年的3萬億元躍升至4萬億元,顯示區域經濟集中度持續提升。
經濟增量數據揭示出新的競爭態勢。江蘇省以3576億元的增量位居全國首位,增速達5.4%,在總量與增量維度均對廣東省形成壓力。廣東省同期增量為2989.89億元,增速4.1%,增量排名滑落至第四位。浙江省憑借3436億元增量和5.6%增速超越山東省(增量3333億元),在增量排名中躍居第二。
中西部省份競爭格局發生顯著變化。四川省前三季度增量達2317.2億元,持續擴大對河南省(增量2093億元)的領先優勢。湖北省以6%的增速領跑十強省份,增量2406.62億元不僅超越河南,更超過四川省同期表現。河南省雖保持5.6%的穩健增長,但在增量競爭中已顯疲態。
區域經濟格局演變呈現明顯分化特征。總量排名與增量排名的錯位,預示著未來排位可能發生重大調整。以粵蘇競爭為例,江蘇省目前總量落后廣東2365.98億元,但增量領先近600億元,按當前趨勢有望在三年內實現總量反超。浙魯之間1.07萬億元的總量差距與103億元的增量差距形成鮮明對比,短期內排名難以變動。
中西部競爭格局同樣充滿變數。四川省與河南省的差距從2023年的微弱優勢擴大至400億元,第五經濟大省地位日益穩固。湖北省雖在增量上超越河南,但4000億元的總量差距仍需較長時間追趕。這種"總量定基、增量決勢"的競爭態勢,使得區域經濟格局調整進入關鍵窗口期。
據權威統計顯示,2025年前三季度全國GDP增量十五強省份中,前十強省份占據絕對優勢。其中江蘇、浙江、山東、四川、湖北五省增量均超過2000億元,構成拉動經濟增長的核心引擎。這種增量分布特征,既反映了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也預示著未來競爭將更加聚焦于增長質量的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