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頂級投資與經濟盛會AIM SUMMIT近日在迪拜拉開帷幕。作為聚焦全球資本格局與新興經濟增長模式的行業盛會,本屆大會以“全球市場、未來經濟與新生代”為核心議題,吸引了來自181個國家和地區的15800余位政商領袖、創新專家齊聚一堂,展開深度對話與思想碰撞。
創辦于2015年的AIM峰會,始終致力于追蹤全球投資動態與市場趨勢,通過搭建東西方交流平臺,推動行業最佳實踐與專業知識的共享。目前,該峰會已形成覆蓋13.5萬名基金管理人、機構投資者、家族辦公室及金融協會的龐大生態網絡。本屆特別設立的亞洲深科技專題論壇,聚焦人工智能芯片、量子計算、先進材料與合成生物學四大前沿領域,探討技術突破路徑與投資機遇。
中昊芯英創始人兼CEO楊龔軼凡受邀出席亞洲深科技論壇,并在“亞洲硬科技先鋒:從實驗室到全球市場”主題討論中,分享了企業在TPU AI芯片領域的技術積累與商業化經驗。他指出,亞洲龐大的本土市場需求為硬科技企業提供了獨特優勢。“本土客戶對定制化算力解決方案的需求持續增長,這為企業產品迭代提供了關鍵場景,也加速了技術落地進程。”
在談到亞洲硬科技產業生態時,楊龔軼凡強調,區域內已形成涵蓋芯片設計、封裝測試到生態構建的完整產業鏈協同網絡。這種產業集聚效應不僅降低了研發與制造成本,更使亞洲企業能夠以高性價比方案參與全球市場競爭。例如,中昊芯英通過優化供應鏈管理,成功將TPU芯片研發周期縮短30%,同時保持國際領先性能指標。
針對硬科技商業化難題,楊龔軼凡以中昊芯英的實踐為例,闡釋了“軟硬件一體化”全棧解決方案的戰略價值。其推出的TPU芯片“剎那?”與配套服務器“泰則?”,通過硬件架構與算法框架的深度協同,實現了從部署到產出的全流程優化。“單純提供芯片已無法滿足AI訓練場景的復雜需求,我們通過軟件棧的整合,幫助客戶無縫遷移現有工作負載,將部署周期從數月壓縮至數周。”這種模式顯著降低了技術使用門檻,成為硬科技快速市場化的重要路徑。
在產業生態建設方面,楊龔軼凡透露,中昊芯英正與全球頂尖高校、科研機構及產業鏈伙伴建立深度合作,共同推進人才培養、技術攻關與產業應用。例如,企業與新加坡國立大學聯合設立的AI芯片實驗室,已產出多項專利技術,并成功應用于自動駕駛與智慧醫療領域。“產業協作不僅能加速技術創新,更為企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戰略支撐。”
此次中昊芯英在AIM SUMMIT的深度參與,不僅展示了中國AI芯片企業在算力領域的核心技術實力,更為亞洲硬科技企業突破關鍵技術瓶頸、構建商業化閉環提供了實踐范本。其提出的“全棧式解決方案”與“產業生態協同”模式,為全球科技界貢獻了來自中國的創新思路與實踐經驗。















